一、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j7Y+Z;M{/_V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造成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作为世界高校首富的哈佛大学在这场危机中损失颇重,其大学捐赠基金在2008年7-10月四个月缩水达到22%,直接损失高达80亿美元,估计全年缩水达到30%以上,而哈佛大学的预算的1/3和日常开支的1/2以上来自该基金的收入。[“1]三大家”中其他两家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也有类似报告,但损失没有像哈佛那样严重[2]。报告损失比较严重的大学还有如康乃尔大学、宾州大学、达拉华大学等[3]。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对美国大学的捐赠基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与银行的借贷关系发生了变化,大学内部的资金周转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由于银行借贷利率的普遍升高和大学基金股票的贬值,大学募捐能力下降,大学经营成本也出现了大幅度上升[4],一部分大学面临经营困难,其员工的工资发放都受到了严重影响。[5]金融危机给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更多的是间接的。伴随金融危机出现了经济衰退现象,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各州的财政税收。各州的经济结构不同,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那些富有能源的州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甚至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而获益,而非能源州则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作为金融中心的纽约州似乎受影响最大,因为金融业是该州税收的主要来源。目前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虽然美国政府正实施救援,但其经营的颓势无法立即扭转。该地的经济和汽车配套产业的区经济状况因此颇受打击。伴随经济衰退的是零售业严重受挫,如位居美国电子销售行业第二的Circuit被迫宣布破产。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税收收入,各州被迫调整自己的预算计划,高等教育方面预算也被大幅度压缩。预计2009年和以后的几年内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都会有不同程度减少。这对美国公立大学影响普遍较大,因为政府投资在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大。[6]受各州政府拨款减少的影响,已经有20多个州宣布了在2009年将要提升学费标准,其中佛罗里达州学费将上涨15%,华盛顿州宣布增长20%。其他各州也有较大幅度上涨,但涨幅各不相同,而且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如加州将采取削减招生名额和削减预算的双重措施。[7]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两家最大联邦贷款机构(the Pennsylvania Higher Education Assistance Agencyand The College Loan Corp.)宣布将暂停联邦担保的学生贷款计划[8],这样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获得贷款资助的机会将受到大为减少。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择学困难和家庭支付学费的压力。
7T:TvfDxr6d$p zD
经济不景气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最大,其中不少家庭是这次次贷危机的直接受害者,而且他们受失业的威胁最大,学费上涨对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家庭由于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比较大,其不利的语言文化背景也使得他们在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从而抵御风险能力也比较低,这样就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状。不利的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专业领域。同时也影响到在读学生寻找兼职的机会。许多大学都报告2008-2009学年度申请资助的学生数明显上升,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大学运营成本,同时也对无法提供更多资助的大学形成了一个严峻的考验。[9]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大学捐赠基金收入严重缩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的日常运转。而后续的间接影响一时还难以估量。除政府投入减少、学生负担加重、贷款发生困难外,还会对学生的入学选择和学习时间造成一系列的影响。[10]为此,各大学管理层紧急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这场危机造成的消极后果。
2mC3A)kz`.\V7oQ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 EH&a7r!pO
Os,K"rX@;` Xi
二、美国大学界对金融危机的反应
u%cq7V/P b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各大学校长表现出极大的理智和镇定。他们一方面主动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大学财政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动员人们特别是相关专家献计献策共渡难关。另一方面大学管理层已经着手进行预算计划调整,通过一切办法来增收节支。普遍采取的措施有: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和大学基金变化情况[11],削减建设项目,控制行政开支,冻结工资增长,暂停招聘计划,内部调度流动资金等,以应对目前的不利的经济形势。在冻结招聘人员中包括康乃尔大学[12]、波士顿大学[13]等著名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校长计划冻结高级行政人员的工资增长,预计一年可节省200万美元的开支[14]。这个时节更需要激发校友捐献来支持母校,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募捐运动并收到了大额的校友捐赠,如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一次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捐赠,这也该学院收到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捐赠,为此法学院易名为Michael Maurer法学院。[15]可以说,控制增长已经成为2009年甚至未来几年的美国大学基本发展策略。
:d8]8Mf!z(E
一般而言,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捐赠基金收入越少、学费收费价格越高、越依靠华尔街筹资和办学方向分散的大学则受影响越大,而捐赠基金收入越多、捐赠基金来源越广、学费价格越低和办学方向比较集中的大学受到的影响越小[5]。如哈佛大学尽管在2008年7-10月的四个月捐赠基金损失了22%,但它在2007年的捐赠基金收入增长却是20%以上,而且根据市场评估分析,哈佛大学的证券的信誉度仍然是最好的等级,即Aaa/AAA,[1]说明市场对哈佛大学的股票仍然是信心比较足的。这也说明金融危机对财力雄厚的大学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对一些依靠收费、其他来源少的、小型的私立大学则出现相当的考验,高昂的学费,且很难提供学生资助,会使不少学生转而选择收费低的公立学院和大学。有些大学基金经营不善还遭到了银行冻结资金,致使其工资发放都受到了影响。有的大学课程计划不得不进行调整,通过减少课程开设以降低成本。如美国的一些黑人大学和学院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有的州提议合并一些大学以降低行政管理开支。[16]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公立两年制的社区学院是个大赢家。因为尽管社区学院学费也在上涨,但比起四年制学院和大学,它的学费仍然是最低的。许多州都报告2008年秋季入学时社区学院的入学人数开始超过四年制大学和学院的入学人数。如在印第安纳州,承担社区学院功能IvyTechnology College系统的入学人数首次超过了Indiana University系统,成为印第安纳州入学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17]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够作为这场经济危机中的赢家并不完在于它的低价优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在于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比较发达的转学制度。迫于目前经济压力,许多学生选择了就读社区学院,但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则可能立即转学到四年制学院和大学。但这也说明,社区学院是个最具有大众型特征的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它的收费低、学时短、课程灵活、入学方便,确实为大众入学提供了便利。
P2^ dS {*\v(iTD
在这场危机中,各大学都明确提出了优先保证大学入学的策略,普遍表示将增加对学生的资助。如普林斯顿大学将增加300-400万美元的学生资助,从而对学生的资助额可能达到8600万美元。据耶鲁大学的报告,2009年各项计划基本上按照原计划执行,但其为期10年的16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做一些调整。[18]康乃尔大学虽然学费从5000美元调高到7500美元,但同时增加了对学生补助额度。[4]一般而言,最能够反映大学是否受到经济形势影响的是大学的招生情况。但从招生情况看,那些选择性强的大学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赢家。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许多大学实施“早期决定”(early-decision)的招生中,生源情况好像没有什么消极影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情况也是出乎许多大学预料。如Wesleyan大学的“早期决定”申请者就增加了40%,这使他们负责招生的人大感意外。他们的解释是:因为现在经济形势不稳定,所以人们希望获得一个稳定教育机会。其他大学也有不同程度增长如Dartmouth,Middlebury,Bowdoin三所选择性很强大学的“早期决定”都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而Haverford增长了14%,西北大学增长15%,Pomona增长了20%。[19]但有些大学虽然在“早期决定”阶段比往年情况要好,但总体招生情况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如St.Olaf College在截止日结束前申请人数增长了50%,而总体招生中申请人数却下降了30%。[20]这大概能够说明早期行动计划比较有利于无经济担忧的学生。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0R-Q \ W5M2Vr1V-mJ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j.D3lV G4w%e [QV
1]9J/Z[0|G9Q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早期决定”项目一直来颇受争议,人们指责这个项目只对有钱人的孩子有利,因为这些孩子往往都不需要考虑经济资助问题。为此哈佛、普林斯顿和弗吉尼亚等几所大学都已经取消了这个项目。现在早期申请入学计划已经变得多样性了。如MIT实行“非绑定的早期行动计划”(nonbinding early action),它与“早期决定”的区别在于你即使选择了该学校,也可以不来,而“早期决定”要求你一旦选择并被录取就必须来。MIT这一行动计划的申请者比去年增长了25%。但该学校招生负责人解释说,该增长的一半贡献归功于实施了伙伴计划,即MIT与一个非赢利组织Questbridge合作,该组织负责联系那些低收入但成绩优秀的学生申请该行动计划。斯坦福大学则实行“单一选择早期行动计划”(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即学生必须承诺只提交了唯一的早期入学申请。而有的大学则废除了“早期行动计划”(early-action)而实行“绑定的早期决定计划”(bandingearly decision)。[19]
C Bh2y.g G/S[%p M
三、美国社会对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反响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b4]2QC,L"onbR
如上所述,大学学费是反映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影响程度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对此美国舆论各界反映不一。如《纽约时报》在2008年11月21日的A18版报道了佛罗里达州15所公立大学学费要涨15%的消息。该州州长Charlie Crist在此之前一直是反对涨学费的,这次却提议立法机构增加学费,他说这样可以弥补近两年来的财政削减带来的影响。他的理由是现在本州的学费平均才4000元,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6500元,即增长15%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他估计该计划能够使大学经费在7年内增长15亿美元。他的这些言论马上得到了大学校长的热烈欢迎,因为他们正在抱怨近两年来2亿多的财政削减,为此他们不得不“减少班级、取消专业和停聘教员”(pare
*_]3|&a9{ x-U&x}
class,eliminate some majors and layoff instructors)。他们认为现在学费太低了。如北佛罗里达大学校长John A.Delaney就说,现在的学费还没有一个4岁孩子日托的费用高,因此称现在的大学学费太便宜了。当然涨学费对正在就读和将要入学的学生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记者采访的一名享有棒球奖学金的免费生就说,“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此时再涨学费的话就让人更难接受教育了”。而另一个三年级女生则说,如果涨学费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话她也愿意接受,因为财政削减使一些课程被砍掉,她不得不推迟她的学习计划。[21]论文发表-发表论文-发表文章-论文写作-权威期刊5}C/dZ9D9A{p
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政治学学者从学费增长的角度出发认为下一个危机就是高等教育的危机,因为学费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收入增长的若干倍,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22]。《纽约时报》2008年12月3日A17版公布了一个题为《大多数美国人将供不起上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大学和学院学费从1982到2007年增长439%,而平均家庭收入只增长147%(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2008年四年公立大学的花费占一个家庭平均收入的28%,而四年私立大学则占76%。对于最低收入家庭的20%学生而言,公立大学学费占家庭开支则从1999-2000年的39%上升到2007年的55%,社区学院的这一比例则从40%上升到49%。目前处于收费低端的是社区学院,学费平均3200元,高端的私立大学则平均为33000元。报告预计到2036年,学费将从占家庭预算的11%将上升到24%,这些都不包括住宿和食杂费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对学费上涨是持否定态度的。
'm+a`0h+Nil6w4D
在这次经济危机当口,美国舆论也对高等教育究竟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展开了讨论,有的主张根据全球化、市场化、私有化的形势认为高等教育就是要走私人化的道路,从而反对政府或纳税人出钱来支持高等教育。同时也有人对这种论调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关于市场化的神话。[5]当然批评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的费用增长过快的问题上,认为大学应该改善经营,加强管理,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非常有趣的是,金融危机也改变了大学的政治生态,集中体现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上。正是由于金融危机激发了大学校园的政治参与热情,今年美国参加投票人数创下了30多年来的新高,可以说奥巴马的胜利与大学师生的广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选举也间接地表达了人们对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政策的不满。
H| PB a3Ci)zK
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
【摘 要】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有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至少必须从大学生主观因素和政府层面两个方面来解决。
【关键词】金融危机 影响 就业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在金融危机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难,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2)学校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此项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求招生规模的扩大,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了解,有关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指导等等很多问题也还处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
3)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白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儿乎没有人能完全做到客观和准确,但这是大学毕业生走向职业生活必须做的工作。
同时,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
2.要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必须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决。
1 )大学生主观层面
(1)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
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应当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正确认清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利与弊。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目前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这期间必然需要大批量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技能、讲究社会公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新人去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更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前景。
其次,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组织、各类学校都越来越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扩招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新增的就业岗位优先录用符合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此外,户籍的淡化、求职资格(2年)的保留,等等,国家有关政策正向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倾斜;同时"双选会"的此起彼落,常设就业市场的先后开业,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机构的纷纷建立,以及用人单位频繁地走进大学校门招聘求贤,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职业的机会。
(2)大学生要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要敢于吃螃蟹,敢于经办 “汤包店”;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
其次,要制定一个长达十年的人生发展规划。从第一次就业开始到后面10年如何发展,都要有一个计划。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不宜过于短暂,也不宜太长。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应考虑“三性”:对职业的适合性、对个人的兴趣性、对社会的现实性。要敢于去做自己认为可以做的事情,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有了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以及感兴趣的方向,找准自己心仪的工作或发展方向。要明白你适合做什么,你能为社会奉献什么。以平和的心态合理定位,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就业路上的曲折,多些顺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如实地转移到对就业前途的考虑并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就是压力释放或压力转移。
(3)期望值要适度。
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适当降低期望值,先求职,有了立身之地,再寻求发展。
(4)不要奢谈专业对口。香港早在10年前就注重通才教育,以便在职业生涯中灵活地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的划分出现了新的标准: 博士生为专业性人才,硕士生为应用性人才,本科生为通用性人才。中国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也进行着类似观念的转变,并且通才教育在我国高校的逐步实施,使专业对口的奢谈趋于淡化。因此,即使你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你的素养和素质都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你成才的过程中,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大,即使是硕士生,也应该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不要死抱着专业不放。
(5)做好遭遇挫折的准备,乐观地看待求职失败,也许对人生也是一笔财富。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2)政府层面
政府在引导大学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功能
(1)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日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很多,但由于就业市场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在就业市场运行中,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主管部门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特殊的人才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必将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自理环境,今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思路应该是:要建立统一开放、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并保证市场体系协调、有序运转。
(2)优化技术手段,确保就业信息准确快捷。
加强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就业信息网络。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提高更加便捷的通道。
就业信息地区化。一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及教育部门等要联合编制信息,把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计划招聘人数和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有关部门今后应开设更多的专业性市场,加强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要不断优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渠道的建设,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畅通,确保就业信息准确、快捷,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职业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制度,以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落实企业自主权,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吴远,施春华 《大学生实用心理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12
2、周德明等主编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贾利军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 2007
4、杨小琼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7
5、黄振宇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试》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
美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导致了许多银行纷纷因亏损而濒临倒闭。银行业普遍更加关心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水平,从而出现借贷紧缩甚至借贷枯竭,其必然后果就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现在我们正在步入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步骤,向银行注入资本,并希望制定有效的政策来结束这场金融危机。
我认为目前的经济衰退会直接导致美国经济的负增长,也许年度累计会达到1%到2%的负增长。随后经济的恢复会比较缓慢,因此未来两到三年内我们都会感受到这场危机带来的伤痛。
然而全球经济恐怕不会出现紧缩,因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会潜在地高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欧盟经济会出现紧缩,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增长会明显放缓。我认为这场经济衰退会让世界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接受考验,不仅仅是美国和西欧,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
美国经济多年以来一直在巨额赤字下运行,我想现在差不多是改变状态的时候了。这意味着美国的消费需求在国内会降低,美国人会把消费更多地转向商业投资和更加保守的理财策略。这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对美国的消费品出口贸易会出现减少,同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依然会继续保持。由于对美国出口贸易降低或者出口贸易增速出现减缓,我认为中国经济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我们展望未来20年或者30年,你会看到中国的经济规模日益接近美国的水平。在看到中国追赶美国的同时,你会看到中国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领域转换,就像五十年来美国和欧洲所经历的一样。这将让中国经济与今天截然不同。与其做一个制造业大国,不如成为一个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面向消费服务的经济大国。
我认为在提高国内需求和对美出口贸易萎缩的问题上,中国应当进行认真的思考,使得中国经济全方位地平衡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中国应当适度地进行真正的投资。假如中国在房地产领域过度投资,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崩溃就会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如果对经济高速发展做出盲目的乐观估计,因而进行过度商业投资,这同样也会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我认为中国需要思考国内投资策略,比如说在房地产和商业投资领域追求健康适度地发展。
实际上,我想中国也应当关注如何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经济繁荣的背后容易掩盖银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的事实,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时候,银行业监管方面的漏洞就显露出来。中国的银行业长期受到坏帐的影响,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建立稳固的现代金融体系,不要建立现在美国和欧洲的那种债权过度的金融体系,应当建立那种债权较少且不以房地产业为主的金融体系。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在美元是否是良好的储备货币问题上,过去几年,许多人关注欧元或者储备多种货币以备不恻。我们现在看到了灾难的发生,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美元表现十分强劲,这表明美元实际上是很好的储备货币,当危机来袭,美元实际上出现了升值,这正符合我们储备货币的愿望。我知道中国因为储备有大量美元,多年获得很少的回报而受到批评,但现在是得到报偿的时候了,美元的走强使中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