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鄹城)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创始人。他的曾祖为避宋国内乱,从宋国迁到鲁国定居。他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曾任鄹邑大夫。孔子三岁时,父亲病故,十七岁母亲去世。他先后做过“相礼”(主持婚丧祭祀)、“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牛羊),26岁左右开办“私人学校”,从事教育事业。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发生内乱,他去齐国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推荐,齐景公曾向孔子咨询过治国的道理。几年后,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他遂离齐返鲁。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互相夺权争利,政治紊乱。孔子居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同时开坛设教,广收弟子,努力举办教育事业。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为中都宰,掌管一地的行政事务,一年后任司空,后升为大司寇。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时,他因对鲁国国君失望而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这次出行,孔子先后到过卫、曹、陈,蔡、楚等国,历时十四年而终不见用,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公元479年孔子病逝,时年七十三岁。
《论语》,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是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虽然《论语》不是孔子亲笔,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其再传弟子的笔墨,这些作者的时代相去不止三五十年,但据专家考证,《论语》的编定可能在战国初年已完成,定州汉简本《论语》的出土也向世人证明了约在公元前55年《论语》一书已完全定型。《论语》的真实性是不可置疑的。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礼教都挂着孔子的招牌。《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她真实地告诉我们,孔子只能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不是集大成者,打着孔子招牌的后代儒家学说大多并非是孔子的思想。
如果没有《论语》,孔子虽然不至于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或许不会成为“圣人”。这是可能的,春秋时期,当时与管仲齐名的政治家中,并没有管仲那样被后人知晓。但历史却不容许假设。有了《论语》,我们就可以从头脑里抛开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了的、高不可及的“先圣”,也可以抛开因倡导现代文明而被打倒在地的、背负着一身罪状的“孔老二”,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孔子,理解孔子。
孔子首先是一个学者,一方面,他向书本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20章》);另一方面,他向现实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22章》);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是一个思想者,他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则会走向危险的境地(《为政•第15章》)。孔子相信且喜爱古代的文化,他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文章(《述而•第一章》),但是,他不是守旧派。如果孔子没有新思想,不是改革派,他就不是孔子,他就不可能成为“圣人”,更不可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生活的时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是一个大变动、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孔子在这个宽阔的历史舞台上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他的思想是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诸多问题的不断观察和思考中提高的。孔子自己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人询问我问题,我的脑子像是空空的。可是,我探究那些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答案就出来了(《子罕•第8章》)。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弟子端木赐:“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知识而又一一记住的吗?”,端木赐以为然,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有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的”(《卫灵公•第三章》。孔子到处游说自己的“道”,被人指责为花言巧语的小人,他不为所动,他说,我不敢花言巧语,但我厌恨那些固执的人(《宪问》•第32章)。
那么,孔子为什么“述而不作”呢?一个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感觉自己还没有超越古人,他的言论自然有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更多的是前人知识的提炼或感悟。在《论语》中,有关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第13章)的记述很多,孔子自己说:“就是一个很小的村子里,一定有如同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但没有像我这样爱好学习的”(《公冶长》•第28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但孔子却从未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孔子对自己的“道”坚信不移,但他有困惑,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他,他感叹道:谁外出能不经过屋门呢?为何没有人践行我的“道”(《雍也•第17章》?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述了孔子的无奈感伤。
孔子为凡夫俗子,不是先知先觉者,他的思想不能不受制于时代的局限,但是,面对不可抗拒的历史车轮,孔子也不是冥顽不化,他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第17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时认为孔子有以下优点:一是不凭空猜测,二是不绝对肯定,三是不固执拘泥,四是不自以为是(《子罕•第四章》)。或许是许多现实出乎他的意外,他对此也没有充分的道理来说服自己,他不得不感叹道:“我不想说话了。”子贡问他:“您如果不说话,那么弟子们还传述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样运行不息,各种动植物照样发育生长”(《阳货•第19章》)。
当然,读《论语》,对孔子言行的理解,不能脱离孔子所处的时代和孔子的身世。这里不妨举一例,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里说:‘孝就是孝敬父母,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把倡导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这也算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为政•第21章》)孔子是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泰伯•第14章》),这似乎没有什么疑问,而事实上,孔子五十岁后还受用为官,虽然为官的时间很短,但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周游列国”,他是渴望被重用的。难道是孔子口是心非?不是的,纵观孔子的一生,孔子确实有不愿为官的事(《阳货•第1章》)。
《论语》中这种情况很多,孔子对不同的人提出的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或许孔子是随感而发,或许孔子是有的放矢,但也不排除孔子对问题的思考在不断深化。《论语》不是编年体,这是个遗憾。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经常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感叹道:“真像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涂了粪土的墙壁不能粉刷。我何必再谴责他呢?”孔子又感叹地说:“原来,我对于人,是听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公冶长•第10章》)。孔子这种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认知能力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在读《论语》时,也应该把《论语》的各章联系起来理解,就某一章,甚至就一个句子而发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悟往往是不妥当的。
《论语》这本言行录,篇幅不大,总计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在为政、为人、为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他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先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处在上古和中古的历史交叉点上提出的“克己复礼”,无疑是正确的。老聃也在此时提出回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上古时代,两位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在当时的时代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刚刚结束的中国人的单纯朴素的社会状态。
孔子主要的观点就是让有教养的人治理国家,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在当时无疑是参照上古时代,上古时代从伏羲、神农、皇帝的“三皇”,到号二帝的唐尧、虞帝;从二帝至并称三王的夏禹、商汤、周文武。这些统治者无疑也是掌握真理道德的智者,他们使中国历史在上古时期实现的和谐稳定状态长达几千年之久。
孔子的观点基本上和几乎同一时期的古希腊雅典的哲学家帕拉图如出一辙,帕拉图也认为应该让哲学家治理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因此,雅典的智者们教导年轻人成为有教养的人,目的在于让有教养的人治理国家。而教养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道德培养。
孔子提出:“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整个教养的科目。一个人具备教养才是君子,也只有君子才明白不言利是为了做官,为了发展。而百姓言利是为了生存,即称之为“小人”。百姓没有受到教育,自然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言之为“小”。而君子是有教养的人,一定要先让百姓们获得利益吃饱肚子,才能受到拥护,此为积善成德。
孔子的《论语》就是日常生活中与其学生的对话记录,因此,内容包罗万象,没有什么逻辑推理演绎。他门下的弟子号称三千,贤哲人士达到72人,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打破了穷人不能受教育的传统。
他的弟子悟性都不一样,所以他在对话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有时,让人感觉有点前后矛盾,这很正常。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孔子教育的主题。他的目的就是,学习为了做官,做官为了百姓生计,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为官者自然获得大利益。孔子的确是忧国忧民的圣人,也是中国第一个教育家。
而且孔子本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他本人根本不想留下什么著作,他认为所有的思想前人已经总结的清清楚楚了。因此,述而不作。他只是整理前人的文化遗产,完成了《易经》的系词。删《诗》、《书》,定《礼》、《乐》,修订鲁史《春秋》。他的教育弟子的全部内容就是,“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的一生是言行一致令人景仰的,给儒家第一代弟子树立了难以磨灭的圣人形象,这些跟随孔子知识分子都秉承了先师的道德,是真正的儒家代表。而孔子本人,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求索。他本人在50岁时知天命,就是发现了超于人间道德的真理“灵魂”。
因此,他也赞成有些弟子不做官,例如,72贤人中最著名的颜回就是一生追求内在灵魂的代表人物。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不二过,其心三月不离仁。”更加欣赏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
孔子本人也曾经说过:“淡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都是回归灵魂的写照,也是庄子所谓的“忘身”。因此,孔子的教育目的和道德思想就是培养君子也既是有教养的人,治理国家,利国利民,道德就是利益准则,也是当时历史时期的必然。那个时候受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做官,而要想实现做官的理想,必须遵守道德。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鄹城)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创始人。他的曾祖为避宋国内乱,从宋国迁到鲁国定居。他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武士,曾任鄹邑大夫。孔子三岁时,父亲病故,十七岁母亲去世。他先后做过“相礼”(主持婚丧祭祀)、“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牛羊),26岁左右开办“私人学校”,从事教育事业。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发生内乱,他去齐国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推荐,齐景公曾向孔子咨询过治国的道理。几年后,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他遂离齐返鲁。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互相夺权争利,政治紊乱。孔子居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同时开坛设教,广收弟子,努力举办教育事业。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时,被鲁定公任为中都宰,掌管一地的行政事务,一年后任司空,后升为大司寇。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时,他因对鲁国国君失望而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这次出行,孔子先后到过卫、曹、陈,蔡、楚等国,历时十四年而终不见用,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公元479年孔子病逝,时年七十三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论语》
《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