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以儒学为尊,儒家讲究仁善忠义,上要对得起君王,下要对得起父母,因此对国家不忠,是儒家所不能容忍的。故而在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号令天下诸侯,在后世看来是英雄的行为,在当时却是被骂惨了,但是赵匡胤却没有被骂,这是为什么?
第一个就是时代不同观念不同。
可是两个人并没有生在同一个时代,曹操生在东汉时期,赵匡胤则是混乱的五代十国。
因为时代的不同,当时人们的观念也不一样,在汉末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皇位是能者居之,而不是命中注定,所以后面的隔了几百年江山易主的思想,还没有植入进他们的脑中,汉末时期人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就是认为刘家可以千秋万代,刘氏坐江山也是名正言顺的,所以逼君让位还是个大忌,不能被当时社会所接受。
五代十国时期,占据一块小地方的人,都可以自称为皇帝。称帝就跟闹着玩儿似的,并且篡位这种事情还经常发生,赵匡胤出生的时候,中原已经分开统治了好多年,他压根就没有见过统一的样子,同时周边还存在了很多国家,赵匡胤后来篡位的行为,只不过有样学样而已,算不上十恶不赦,两个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就不一样。再说了虽然赵匡胤篡了后周,但后周皇帝郭威的皇位,也是通过抢夺别人而来,事实上黄袍加身,还真不是赵匡胤的第一个做的。
第二个就是就是对待前朝的皇室的态度。曹氏父子对汉献帝也不差,虽然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力,但好歹在生活上没有苛待他,曹操甚至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汉献帝,比起那些被杀死的亡国君,汉献帝的待遇已经十分好了。其实摸着良心说,汉献帝的确是很幸运,可以在人命如草芥的三国中安享晚年。
可是对比一下后面的柴宗训,那就远远不如了。赵匡胤即位之后,特地颁布下诏书,说自己不追责柴氏后人,还让后面的子孙牢记,永远不可以为难柴氏子孙,即便是有罪的话,那也是有罪论罪,不可以平白无故诬陷。
还有就是赵匡胤这个人,自己本身就没什么可以黑的地方,除了篡位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曹魏的话,曹丕对自己的兄弟不宽容,司马家则是弄出了一个八王之乱,这些都是被人所诟病的几点,赵家比较和平一点,虽然除了斧声烛影,真假我们先不说,先说受害人那也是赵匡胤,好歹还拉了一点同情分。从家事到人品上,赵匡胤确实没什么好挑剔。
像赵匡胤夺走江山是很常见的事情了,所以也就无人指责了。
汉朝几百年的统治让人称之为正统,而后周的江山仅仅存在了几十年。
两朝局势不一样,而且曹操一向被称为奸臣,赵匡胤的话,在位期间有卓越的功效。后人对他们评价当然也不一样
因为那时候皇帝还在统治汉朝,各地诸侯也正在崛起,所以才会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