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最好?

2024-12-16 00:28:3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回答2:

从小到大,我们的生活中都充斥着这样一种神奇的生物——别人家的孩子,他不聊QQ,不玩游戏,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可以琴棋书画样样通,他能考清华,望北大,可以成为团员、党员、公务员,他可以干得好事业,顾得好家庭,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洋房,似乎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一切都是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最符合自己胃口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才最听话,然而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更胜一筹吗?

当然不是,但为什么为人父母的如此偏爱“别人家的”,却总是忽略了“自己家的”?两个心理学上最简单的概念或许就会给出答案。

【1、心理距离的视角】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概念的提出原本是为了解释大众的审美欣赏和美学原理,而如今,心理距离的概念已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被反映对象等多个方面,它是构建传受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

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小。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能缩小到零,即产生肉体间的紧密接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心理距离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给人们心理上带来越大压迫感(心理距离近)的事物,人们看待它的角度就越具体。因此,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因为没有心理距离,父母在评价自己孩子的时候可以各个角度,从数以万计与孩子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价分析,如生活习惯,学习成绩,有无特长等等,而对于别人家的孩子,心理距离的存在使得父母在看待他们的时候角度更加单一,也许仅从一件事或是一个方面的优异就会让父母得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这一结论。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孩子即时的、外显的行为没有优劣之分。所以父母应该多将孩子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也就是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而不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2、心理偏盲现象】

人们评价一个事物通常喜欢单纯的倚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导致就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选择性记忆和评判。这就是心理偏盲现象。家长总拿“别人家孩子”来和自己孩子做比较,就是源于一种“偏盲心理”。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一些家长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就会用“放大镜”去看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自己孩子的缺点。从而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并由此引发焦虑和挫败感。因此,家长应注意自己在孩子身上注意力的分配,也许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带来不同的收获。

当今社会普遍认为,学习好的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其实这种过分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在孩子的世界中,学习只是众多活动中的一项,有的孩子为学习好而骄傲,有的孩子为会弹钢琴而骄傲,有的孩子为可以折出各种形状的纸飞机而骄傲,有的孩子则为自己在游戏中的等级最高而沾沾自喜。因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蹲下来仔细观察孩子,发现他独特的能力和特点,给予适宜的表扬和肯定,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发现属于他的合适的方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正确的鼓励与引导。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将功利、攀比的思想带给了成年人,也带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人人都想胜人一筹,谁都不想落后,所以对于父母,孩子也成为了攀比的砝码,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父母可以在众人面前挣面子的条件。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对自己虚荣心的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却是一种对自己的否定与不认同。因此,作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作为一种工具,望子成龙固然好,但是父母也应该看到孩子独有的特点,盲目的攀比只会让孩子不堪重负,即使是好心的激励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没有好坏之分,重点是在于父母如何塑造培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质,父母应该努力的去发现去感知,只有父母的认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作者:路上的明信片)

回答3:

我是那种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光环下长大的野草。

家里有优秀的长辈们、优秀的兄弟姐妹,中学时代也很幸运的考入优秀的学校,结识优秀的同龄人。

虽然我不论在哪个环境下都是仰望别人的姿态,但是我总是希望靠着一股牛劲拉近自己与大神们的距离。有很多学霸的经验会我都会去听、我也跟很多老师交流,也跟很多同学交流。然而,人多想法也会杂。

老师说学理科要刷题,我就很拼命的刷题,最后成绩是好一点了,但是我心里依旧很惶恐。因为我知道我成绩好起来的原因:题目做的多,考试考的都是我曾经做过的。有时候忘记了解题的方法,但我却还记得答案。至于解题的能力有没有提升,我并不清楚。

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位不听课光自己做题的同学。班主任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毫不留情的批评他很多次了,可是他还是特立独行。我问他为什么不听班主任的话,他说,我清楚,我这样才学得更多更快。

本来也是,最清楚自己的人是自己。

迷茫着来到大学,感觉世界上的大神们又多了。有的博览群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有的刻苦读书,成绩优秀学识精专保研出国;有的活跃组织,大小策划安排领导有条不紊。一瞬间好多路摆在眼前,本来就没主见的我更加不知道该如何了。

然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请教拿奖学金的学长学姐,他们会告诉我好好学习更重要;我请教主席秘书长,他们告诉我学生组织很重要。我想起了高考填志愿时,国外留学的哥哥姐姐们说国外教育更精准个性化;在内地上学的前辈们说,国内的大学承接高中的教育与中国的国情社会,各行各业人才辈出。

所以渐渐的,我发觉别人的经验之谈有太大的偶然性。当然,他们也是很真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这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简单复制到我身上的。

因为,我也是独特的。我在独自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纵使我们的天空里有过一片一样的云彩,可是每一步踏出的印记,总是不尽然一样的。

我迷迷糊糊的读过了大一,没拿到一等奖学金,也没当上组织正部长。平衡着学习、活动与家庭的关系,希望每天有个小小的进步。我仍然在仰望“别人家的孩子”,但现在更多的是把他们当做精神上的激励。不会不经思考照搬他人的经验了。

回答4: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优秀?因为他们掌握了这些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