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起来麻烦,原料贵,效果好
清宫中药膳糕点最著名者当属“清宫八珍糕”,尤其受到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赏识。
八珍糕,创制于明代,参照档案及医书记载,学者们认为八珍糕本为陈实功的家传密方。陈氏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有详细的的配方介绍,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易吐易泻,把该药方加工成糕条,每日清晨服数条,百日后渐觉体健,久服则培养脾胃,壮助元阳,轻身耐老,效果甚妙。
“清宫八珍糕”: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乾隆四十年(1775年),参照陈氏的八珍糕配方和明代吴旻《扶寿精方》中二仙糕的配方,清宫太医院的御医又增减药味,调整分量,最终用人参、茯苓、莲子、白术、芡实、扁豆、薏米仁、藕粉、白糖、白米粉、制成糕剂,呈送给皇帝服用,从而得到乾隆帝的喜爱。根据乾隆朝《上用有参底薄》中显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皇上共用”清宫八珍糕”四次,共用过二等人参八钱;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1788年)十二月初三日,皇上共用过”清宫八珍糕”九次,共用过四等人参四两五钱。再由清宫脉案及《用药底薄》获悉,此后到80多岁时,乾隆帝一直坚持服用”清宫八珍糕”。也就是说,自乾隆帝50多岁始,药膳养生中就几乎没有离开过”清宫八珍糕”,并嘱咐身边的太监,要“每日随着熬茶时送‘清宫八珍糕’”,足见其对”清宫八珍糕”的重视和钟爱。
“清宫八珍糕”: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根据现存医案分析,慈禧太后进入中年之后,脾胃不调,心脾不足,从光绪元年至光绪六年(1875-1880年),御医诊断的脉案中常出现老佛爷“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黏”、“胃口不旺”,“心脾久弱”这一类的记载,说明这段时间慈禧太后脾虚之症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御医李德立主张慈禧太后服用”清宫八珍糕”,果然效验明显。所以,此后一直到晚年,慈禧太后从未间断用”清宫八珍糕”进补。
“清宫八珍糕”: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清代御医们评述”清宫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当今的中医专家分析”清宫八珍糕”的配方,认为治小儿肠胃薄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面黄肌瘦,脾虚便溏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效。此药香甜可口,而少药气,饥时可以食用,又可疗疾,亦可用于成人,亦一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