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企业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一定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产品适销对路。今天的神舟正是根据市场供应关系在不断的扩大市场份额,占据IT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产品进入市场就面临着竞争,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核心,产品质量决定企业是否占据市场的决定要素。要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如一家大型的公司,把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产品的员工亲自来砸。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一柄大锤砸出了一个世界名牌。
品质不是一个人,一个车间,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从领导到基层、全员参与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它需要全员联合行动,成熟的设计方案是龙头,科学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满足设计需求的原材料以及高素质的员工是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要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上水平、上档次,就必须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流程不断创新,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使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产品从立项到合同评审、设计、原料采购、过程控制等多个环节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品质才能保证。实现精益生产,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坚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的三不原则,是保证品质“零缺陷”的基础。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质量的团队制造出来的,高质量的团队是管理出来的。产品品质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员工质量意识强、技术娴熟、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爱厂如家,是制造优质产品的基础。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会将工作视为一种快乐、一种责任,视产品质量为生命、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具有“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整体观念。一个技艺较差、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的员工,可能会因为缺乏责任心而对工作漫不经心,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知识和技能水平是可以充实和提高的,但是,工作不负责任、马马虎虎却是态度问题。这就要求全体员工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另外,对员工也要不断加强管理。只有把人、机、料、法、环等整合到最佳状态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不断总结,执行好P-D-C-A循环,运用好20/80定律,把握好“木桶原理”,才能带出高质量的团队,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产品质量才能提高;只有不放过工作中的所有细节问题,产品质量才能保证。所以品质的优劣要靠制造过程的全面管理来保证。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提出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理念说明,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不重视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产品一旦制造完成,其自身的质量就已经确定了,检查的作用就是测定一批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其潜在的设计和工艺缺陷是固有的,是会随着储藏、运输、使用的过程中陆续暴露出来的,所以,品质要靠制造来保证。
从前有一父子俩,各背着一袋大米在沙路上行走,父亲因年迈被路边的石子磕绊了一下摔倒,大米淌在了沙路上,儿子急忙将带沙子的大米装进口袋,回到家后,儿媳把大米里的沙子捡了一遍,大米下锅了,儿媳把第一碗米饭盛给父亲,父亲吃了第一口就吃出沙子,父亲很不满意,让儿子又重新捡了一遍沙子,下锅后仍然吃出了沙子。无奈,父亲亲自捡了一遍沙子,结果还是同样吃出了沙子。从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品质不能依赖于检验。
生产中心保税厂晚上加班,下班已是晚上10点,想吃夜宵的肚子饿的咕咕叫,这时工人在地上发现两个固定散热模组的螺丝,这意味着当天装配的笔记本中有一两台少打固定散热模组的螺丝,尽管此时产品已包装好,工人又累又饿,但大家还是逐一拆箱检查,终于找到了缺少螺丝的机器,确保了产品质量。试想,如果操作工人发现了多余的螺丝却隐而不报,检验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抽查到,这批产品流通到市场,将会造 成严重的品质隐患。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超强的品质意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才能把神舟电脑的品质做好,才能把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