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资料,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 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 相貌奇特, 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 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 创造了文字。 有的古书说, 仓颉创造出文字后, 由于泄漏了天机, 天落下了小米, 鬼神夜夜啼哭。 还有一种传说, 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 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 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1954 年秋至 1957 年夏, 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 6000 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 雕塑、 装饰品等艺术作品。 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 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近年来, 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 (距今已有 4500 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在一些陶尊 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 共发现了 10 多个单字。 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所以称为 “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 但比甲骨文要早 1000 多年。 因此, “象形字”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汉字的构成主要有三种方法: 象形法 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 因此创造了最原始的文字, 例: “日” 写成 , “月” 写成 , 水写成 , 牛写成 等等。 这些象形字经过逐 渐的 演变, 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 变成了后来方正的字体, 有的笔画减少了, 有的笔画增添了, 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则的字体。 会意法 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 但它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 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 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 “象形字” 加上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 例: “明” 字写成,意为 “日” 和 “月” 带来光明。 “旦” 字写成, (意 为太 阳出地平线而升起。 形声法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 但却不能读出声音。 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来造字。 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 组成很多新字。 例: “爸” 字是表音的 “巴” 字和表形的 “父” 字的结合; “芭”字是由 “巴” 和“++” 搭配而成。 这样文字越造越多, 据统计, 形声字占汉字的 90% 左右。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从皇帝时期,汉字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