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旦篇 (曹植作品)
鰕{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言登五岳:说要登上五岳。现在还没有普遍的引申义,但是根据文中来引申的话,应该是说,放出豪言、立下壮志。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山东,海拔1,524公尺)、南岳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岳华山(在陕西,海拔2154.9公尺)、北岳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岳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
出自曹植的诗
鱼旦篇
鰕{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写书法的人都喜欢在古诗中借取精华,如一楼帖友所说的,同样的理解,信誉重于泰山!
应该指的是诚信度,同一言九鼎意思差不多,我是这么理解的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曹植的诗
——“驾言”是一个有来历的成语,不是陶潜在《归去来兮辞》中临时组合的。它在《诗经》里就有多次出现,《邶风·泉水》和《卫风·竹竿》里都有“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句子。《诗序》说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卫女思归也”。毛传:“写,除也。”郑笺:“既不得归宁,且欲乘车出游以除我忧。”《小雅·车攻》里有“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的句子。(牡:公马。庞庞:壮实之样。)后来的很多诗人都用到了“驾言”一语。比如,《古诗十九首》中有“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的句子。(迈:远行或行走。)三国魏曹植有“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的句子。阮籍《咏怀诗·五言八十二首之三十一》的头两句是“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吹台,古迹名。相传春秋师旷吹乐之台,在今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内。)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之十三》中也有“驾言出游,日夕忘归”的句子。向秀的《思旧赋》里也有“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的句子。(翰:毛笔。)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三》有“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之句。(纡轸:盘旋曲折,乘车前往,未达目的而还。)
在陶潜之后,也有很多诗人在沿用这个成语。比如,南朝宋刘克庄《谒南岳》诗云:“驾言款灵琐,楼堞见丹赤。”(“灵琐”是神灵府宅。)唐代的李适在《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见《全唐诗》卷四)诗里有“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的句子。宋梅尧臣《送朱司封知登州》有“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之句,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之三》有“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之句。清黄任《感兴之六》有“苍莽意所适,驾言东出游”的句子。陈独秀写于宣统元年秋的《述哀》诗中也有“驾言陟阴岭,川原低暮曛”的句子。1946年,国民党把持的国民大会召开,周恩来离开南京返回延安之前,郭沫若送给他一首五言诗:“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根节构盘错,梁木庶可遭。驾言期骏骥,岂畏路迢遥?临歧何所赠,陈言当宝刀!”(许涤新:《疾风知劲草》,1978年6月22日《人民日报》。)也用了“驾言”一语。
以上各例,“驾言”都可做“乘车”(《辞源》的释义)或“出游”讲,如果当“多言”讲则不合适。
另外,我们是不能根据下文的“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来推断“驾言”不应该是“驾车出游”的,因为诗歌的言语不是科学的言语,对诗歌言语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要闹笑话的。不是有人就通过计算人的一生头发究竟能长多长来证明“白发三千丈”的荒诞吗?
阅读|评论|收藏|打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