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欧洲特别是德国(中国)影响:
进入90年代以来,德国的R&D投入从资金规模和占GNP的比例上都维持有一定的规模。但其中有两个特色:一:政府在研究与开放投资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少。二:经济界对应用研究的投资越来越多。
尽管政府在整个研究与开放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减少,但总量上却仍是增加的。企业界的参与表明,基础研究的成果不可能只对参加基础研究的企业有利。由于与美法英等国相比,德国政府在军用投资上的比例较小,用在民用上的投资更有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德国在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上处于一种非常有利的地位。尽管如此,德国政府和企业界仍然需要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一:相比于其它几个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德国的劳工太贵。如果以当时美元与马克的汇率计算,1996年一个德国工人每小时所得为3l.87美元,日本为20.84美元,而美国仅为l7.70美元,我国的台湾地区为5.82 美元。
其次,德国的企业不灵活。德国企业在从发明到应用过程中显得太慢。
德国过于繁琐的法律、法规影响了德国企业的竞争力。当德国企业和商人在国外投资和办厂时,他们受到较少法律上的约束,而在国内却不得不与一个严密的规则网打交道。
第四,认为德国企业太强调技术层面,因而忽视了雇主的偏好。从文化上讲,德国的管理人员有很强的工程取向。
第五,认为德国的工会具有过大的权力和影响,按照共同参与的法律权力,它们有对企业发展发表意见的权力。
第六、德国的创新地点太过于集中。尽管联邦德国是一个非常强调社会性的(soziale)的国度,但它的工地区差异还是相当大
最后,范围广泛的环保主张,也被认为对经济竞争力不利。德国人公众论对环境退化、再循环和自然保护过于关心,企业必须尊重公众的态度和环境规则与要求。据说工业界认为这些压力进一步增加了费用,送减少了德国产品的竞争能力。
提出了与国际化和全球化有关的五个问题:
增加区域竞争力的可视性。
融合研究与应用。
支持并促进商业启动。
扩展德国的教育和创新体系。
架设国际桥梁。
你这个话题太大了,简直可以写篇博士论文了。
我只能非常非常粗浅的讲讲我直接的感受吧。还有就是你提到的正面影响,我不知道你想要的是怎样的正面?在德国人眼里的正面?还是在我们眼里的正面?很多事情,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全球化这个词在德国就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词汇,甚至于是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因为对于大约三千五百万的雇员(Arbeitsnehmer)来说,全球化对他们来说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基地的转移,每说到这个,中国必定是被提到的被转移目的地,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因为资本总是向低成本的地区流动的,就像水总往低处流一样,但是对于一个工人,一个小职员来说,就意味着失业。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却意味着利润。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提供了低廉的商品成本。同样对于超市里琳琅满目的made in China则对稳定德国市场的物价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这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对于低收入者很好的事情,但是恰恰就是这些低收入者却对这个持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是中国商品的入侵,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的。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你要的是什么样的正面。
其实我觉得现在去刻意的找寻所谓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是不太有意义的事情,我更倾向于找寻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变化,除了来自中国的商品,中国的游客,或者流向中国的资金,搬到中国的企业,还有则是对中国的关注、讨论,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近些年来明显比过去多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德国前总理Helmut Schmidt几年前还出了一本和记者的对话集Nachbar China《邻居 中国》,类似的东西,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欧洲,包括德国对于中国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过去很远的年代。我个人觉得,现在才是欧洲人慢慢开始了解中国的时候,至于能不能理解或者说到底愿不愿意理解中国还不好说。
暂时想到这些,想想再写吧。。。
其实类似这样的话题,你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情说起,正所谓明天的历史,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现实,你自己的故事强过任何复杂的统计数据,而且更有说服力,而且是不加入感情色的“陈述”,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就更加锦上添花,比如:“分歧或者冲突是今天的现状,但是不代表这是可以被接受的无奈,交流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比如今天的活动就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类似的话,切题,煽情,保证加分。祝你成功哦。
不告诉你~我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