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2025-01-26 15:44: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回答2: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星期天上午,有幸参加了由沿湖路小学组织的家长课堂讲座,聆听了中国智慧家庭研究小组的孙徐平教授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讲座,受益匪浅。王教授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内容深入浅出,对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启发很大。

第一、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悉心培养。据孙教授所言,有60%-70%的小孩有厌学情绪,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小孩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有极少比例的小孩是精心于学习,爱好学习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来逐步培养。显而易见,小孩是否爱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天份因素几乎没有关系,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因素。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好与坏,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是否自己注重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否在引导孩子向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迈进。我认为孙教授讲的四个方面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远远不止这四个方法,需要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去摸索和思考。

第二、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心思。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作为家长你从来就没有试着去了解你孩子的心思,只是一味的将你的意思强加于他,也不注重采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惯需方式和方法,作用就会适得其反,家长以为是爱,对于孩子却是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应该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真正能成龙成凤的却是凤毛麟角,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正视现实,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对的,但不能苛刻要求,而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只有家长真正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才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才会将家长的意思潜移默化的惯需到孩子身上。

第三、维护好孩子的疑问天性。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对自己眼中的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一些是我们可以给于及时解答的,一些是我们不能够或不能及时或不便于及时给于解答的。只要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就有义务不能让孩子失望,能够解答的我们一边对他提问题的做法给于必要的鼓励,一边给于及时地答疑;不能及时解答的我们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尽可能的使孩子得到应当的答案;不能够解答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向能够解答的人请教答案;不便于解答的我们会告诉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得到答案。另一方我们要引导孩子提出疑问,我们可以就一些世界观反过来提问孩子,促使他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第四、要因材施教。无论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自启蒙那天起就必须从识字数数开始,一步一步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也是必须的。但做为家长、启蒙老师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天性特长。俗话说的好三岁看八十,我们应该观察孩子的天性禀赋,肯定有其个性的方面。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有的孩子善于动手,有的孩子有数学天赋,有的孩子有写作爱好,等等,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在保证其全面得到锻炼的同时,一定给于孩子一个个性的空间,毕竟孩子长大了是要专业的,广而博的其实一般都会造就一个形而上学的“万金油”而已。个性的发现与维护,是孩子以后接受高级教育的基础,不为不重要。让我们共同从现在做起,对待孩子能够尽量做到“分门别类”针对“治之”。其实,这也是我们责任的体现。

怎样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孩子爱不爱学习,就在初做父母那几年的一念之间

经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这样说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他(她)不爱学习呢?为什么他(她)对学习没有兴趣呢?

其实,不是孩子不爱学习,也不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是,在初做父母的那几年里,由于没有经验,在孩子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时候没有引起做父母的重视,甚至忽视了。没有及时启蒙,对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置之不理,将严重挫伤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说这些,一般的人都不会相信或不太相信。

请看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2007年7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某社区,一位先生推着自行车与旁边的妻子说着什么,坐在车后座上的三岁左右的一个男孩儿大声说:“熊猫爱吃竹子。”

笔者朝着童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他们一家三口人正经过一片竹林。这时,这个孩子又喊了一声“熊猫爱吃竹子”。距离他们十几米处的我听得非常清楚,可是,那个孩子的父母好象什么都没听到一样,仍在自顾自地说着什么。

小竹林的面积不大,当他们就要走过小竹林时,只见那个孩子扭过头去,看着竹林又说了一遍“熊猫爱吃竹子”。这一声儿已没有前两声那么宏亮了,而是有些无奈或伤感了。那对夫妻此时没说什么,也没有搭理孩子,而是继续地往前走。那个孩子见他的呼喊声没有引起他父母的关注与响应,只得低着头扶着自行车的车座继续前行了。

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酸楚:这个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表现精神就这样被他的父母给无视或忽略了。这个孩子以后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现精神吗?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由于,不认识这家人,不便唐突地拦住人家说这个事情。

如果,这对夫妻比较关注他们孩子的动向和举动,则就是另一番情景:

当听到孩子第一次说“熊猫爱吃竹子”的时候,就会停下来,一起看着这片小竹林,进行如下的对话:

父母说,“孩子真聪明,都知道熊猫爱吃竹子了,从哪儿知道的呀?”

“从电视上看到的”,孩子可能这么回答。

“以后,要多看这样的电视,增长知识”。父母可以这样说,并可继续引导孩子:“熊猫是什么颜色的?竹子现在什么颜色呀?”

孩子会回答:“熊猫身上有白色有黑色,竹子现在是绿色的。”

父母再问:“到了冬天,熊猫和竹子还会是现在的颜色吗?”

孩子可能会摇头说:“不知道,因为现在天气热,还没到冬天,冬天会下雪。”

父母可以继续说,“对,现在天气热,是夏天;冬天就冷了,还会下雪。冬天,熊猫的毛色是不变的,还是有黑有白。竹子就不同了,秋天时,北方竹子的叶子要变黄,还会落掉一些,南方的竹子在冬天还是绿绿的。到冬天时,注意观察一下。”

孩子会点点头说:“记住了,到冬天再看看。”

在孩子说第二声或第三声“熊猫爱吃竹子”时,进行这样的交流都还不迟。

就这样一番简单的对话,孩子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表扬,还知道了夏天和冬天的季节概念,南方与北方的地域概念,竹子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他(她)一定会很高兴的,心想:以后还要继续表现,再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表扬,争取再来点物质奖励。

做父母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孩子观察竹子的形态,竹叶的形状,竹子与树木的区别。这就是在引导、教育孩子学习与求知。孩子就是在此时围着小竹林跑几圈也没什么,不就是多玩一会儿。做父母的应该懂得“寓教于乐”。

二、三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总爱问些为什么。这是孩子重要的启蒙期。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在这个时候,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进行类似上述知识问答式的交流,并多鼓励、多表扬孩子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把孩子的欲望和关注点引导到求知与学习上来,再买一些适应孩子年龄段看的书画,帮助孩子逐渐养成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那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这样,就不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问题了。

这就是适时启蒙的益处,对孩子和做父母的都有益处,这就是时下常说的“双赢”。

适时启蒙是要占用孩子父母一定的时间,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这些亲子启蒙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以后,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但是,许多做父母的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做到这一点,以后,过了最佳的启蒙时期,那可就费劲了。

做父母的在孩子的启蒙期多安排些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总比以后因孩子的学习问题“着急上火”要合算的多。

在孩子最佳的启蒙期,给孩子买书、买画、买智力玩具的钱比起以后补课、择校所花的费用,简直是个小零头。这就是少花钱也办事,而且,还是在办大事。

适时的启蒙就如同军事学上的国防总动员和战略展开一样重要。在军事上,谁动员的及时,展开的适当,无论是在战略防御,还是在战役进攻上都会多出几分胜算,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教育孩子也一样,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放任自流,自然成长,那就会使孩子感到茫然。在茫然中成长,是多么的被动;在茫然中探索学习的路径,是多么的艰难。在茫然之中就有可能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不爱学习了,因为,学习毕竟是个苦差使。

“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在小的时候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调动起来,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养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做父母的你就偷着乐吧!

孩子都是好孩子,都会出现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表现精神,就看做父母的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因势利导地鼓励和表扬,使孩子在正确的求知和学习道路上前进与发展。

与已经做父母的,即将做父母的,还有准备做父母的各位朋友们共勉:请大家要“小中见大”,在“细微之处见功夫”。

孩子爱不爱学习,其实,就在初做父母那几年的一念之间。

回答3:

一是要诚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想得到尊重和认可。所以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首先要真诚的和孩子交心,得到孩子的认可,得到孩子信任,探到孩子内心深处。尽量对孩子全面了解,假如最了解孩子的不是他的父母,那家长就不是称职的家长。

二是要细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捕捉孩子每一个动作,发现孩子每一个动向。并且和孩子相处时,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言行,身教与言传并重。

三是要狠心。定下的制度计划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允许孩子犯错误,但不允许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一但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心慈手软。虽然现代教育不提倡体罚,但有时侯还是管用,当好话一箩筐大道理一大车还不奏效时就该考虑了。但要有分寸,脸、头是千万打不得,气势要大,下手要轻。最好的部位是屁股,巴掌、拧都行,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伤害孩子。

四是要耐心。小孩子玩性大,自制力差,易反复。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静下心来坚持不懈,搞持久战。

五是要全心。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老师用心血哺育成长”,的确如此。其实作为家长,奋斗一生大部分还不是为了孩子,因此为了孩子要尽可能的多在孩子身上下点工夫。只用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少些应酬,少打圈麻将,少上会网,多留点时间给孩子,你会成功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回答4:

对于孩子关于学习的思考,我首先想说学习不是狭隘的书本上知识的学习,我举个15后的例子,我儿子。儿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一小只到现在能谦让,懂分享,爱家人的小暖男,他的每一天都是在学习的,我最大的技巧也是走过最大的坑是:言传身教。如果让孩子接受勇气两个字,做给他看;如果想让他爱上运动,做给他看;如果他喜欢用武力表达自己的不满,那就用言行告诉他语言的力量。

面对教导其他K12孩子的时候,我会想他们究竟想知道什么呢?我从事steam教育教学课程研发,会想把艺术、科技、历史、人文、数学各种我能收集到的好玩的东西融入到课程里。因为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想把你会的东西教给一个孩子时,第一步要想怎么让他爱上它,真的用心的做到了这个,或许你会改变她的一生,这么想着,做课程的时候,内心充满力量。

对于我的学生,我会先让他们知道这项学习任务的价值和最终目的,之后用一定的工具帮助他们把学习落地,比如最近把学习内容做了甘特图和思维导图,用项目管理逻辑中比较简单的工具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和自主性。其次多沟通学习进展中的问题,及时清理及时扫盲。

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作为家长一定不要想着急功近利,长远考虑适合孩子的方式和方法,让她从喜欢出发而不是被逼迫,强扭的瓜不甜,可以先观察孩子的喜好,培养兴趣和好胜心。之后从兴趣出发引导学习。

回答5:

重要的是兴趣,孩子没有兴趣,什么都是徒劳。 不要让孩子认为学习是责任,是任务,他还小,那都没用。
必须帮助他找到学习里的兴趣,孩子不同,兴趣点也不同,从他平常的兴趣出发,找到跟学习内容的联系,帮他连起来,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