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动物资料

有简介珍奇动物的吗?我真想快点知道!
2025-02-04 15:59: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鸭嘴兽:哺乳动物。身长0.5米左右,体外被有柔软的褐色密毛。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四肢各有五趾,趾间连有薄膜似的蹼。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鸭嘴兽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小哺乳动物,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取食时潜入水底,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貘五不像”学名貘,分非洲貘和亚洲貘两种,是一种极稀有的古老动物。最珍稀的当属亚洲貘,它生活在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深山丛林中。   貘为什么又叫五不像”呢?这是因为它的鼻似象,耳似犀,尾似牛,足似虎,躯似熊。貘全身毛色黑白相间,极善隐蔽,常年成双成对地生活在靠近水的森林里,大多数时候以竹子为食,也食树枝和树叶。   貘属较大型哺乳动物,身高1米以上,体重300~400千克,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貘个子虽大,但胆子却很小,一有风吹草动,便循水逃跑,或将身体藏在水中,只露出鼻子呼吸。貘怕热,夏季常泡在水中降温,很少离开有水的地方。   貘的长相奇特,甚至有些丑陋,但我们祖先却把它看作一种吉祥的奇兽。人们认为它能吃”恶梦,驱除鬼神,所以常把它的形象雕刻在屏风或廊柱上,甚至绣在枕头上。 貘 tapirus;tapirs 奇蹄目貘科貘属的通称。躯体粗壮笨重,体长近2米,体重200千克以上 ;皮肤厚韧 ,毛被稀少 ;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缩 ;耳中等大小,卵圆形;尾极短;有 1 对乳头。是较原始的奇蹄类,曾遍及欧洲和亚洲,中新世开始迁入美洲。中国南方更新统地层中发现过貘属的化石,现在残存于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中南半岛以及美洲。性胆怯,嗅觉和听觉发达。不伤人 ,无自卫能力 ,遇敌即逃逸或跑到水中;极善游泳和潜水。平时独居,喜栖于热带山地丛林、沼泽地带。夜间行动时发出特殊的尖哨声或喷鼻声 。 以水生植物,各种嫩枝、嫩叶和果实为食。妊娠期390~400天,每胎1仔,偶得2仔。寿命20年以上。 貘 现生貘只有马来貘、南美貘(又名巴西貘)、山地貘和中美貘(又名贝氏貘)。 貘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与禁运动物名单。

回答2:

物种名称
【中文名称】:小熊猫

【拉丁学名】:Ailurus fulgens

【俗名】:红熊猫,山门蹲,山闷蹲,九节狼,松狗,金狗,火狐,喔,锐,洛布久

【英文名】:Red Panda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有竹丛的地方

【海拔上限】:3000

【致危因素】: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谱系记录,保护行动计划

【国内分布】:四川, 云南, 西藏

【国外分布】:尼泊尔, 不丹, 印度, 锡金, 缅甸

【分类地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小熊猫属(唯一种)
[编辑本段]
外形特征
体形肥胖体长40~60厘米,体重约6千克,全身呈红褐色,四肢呈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脸圆,具白色斑纹,唇、耳缘和颊白色,脸上有白斑,眼鲜艳;尾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9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颇显著,因此,中国四川省称为九节狼。小熊猫四肢粗短,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和两颊甚至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
在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小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部和英国都有化石纪录。现代小熊猫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北部。生活于2000~3000米的高山林区或竹林内。栖居在树洞或石洞中,凌晨和黄昏出洞觅食。杂食性,吃竹笋、野果、嫩枝叶,或捕捉小鸟、小鼠、昆虫和鸟卵为食。常在树枝上攀爬,有时高卧树枝上休息。夏季喜欢在河谷地区活动;冬季蹲伏在山崖边或树顶上晒太阳。肛门部和前肢的趾间具分泌腺,繁殖期内散发较强的气味。
[编辑本段]
生长繁殖
3~4月间发情交配,常发出求偶叫声。妊娠期3~5个月,每胎产2~3仔。初生幼兽脸和尾上都无斑纹。小猫熊和大猫熊一样喜欢吃竹子及小型鼠类等;善于攀爬;和其它大部分的食肉动物一样具有肛门腺,它们常将分泌物涂抹在领域内的凸出物上,以作领域标记之用;叫声通常为连续的短哨声或尖锐声;当被激怒时,会以后腿站立并且发出间锐的声音。

小熊猫不仅在体型和牙齿结构上与浣熊类相同,而且在杂食性,爱清洁等习性上亦颇类似。性情温顺,易于饲养,是东亚的特产动物。中国多数动物园均有展出,饲养下寿命10余年。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能爬到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打瞌睡。如果要靠它迟钝的行动去捕获足够的猎物,自然是困难的。所以小熊猫已适应于杂食,且以植物为主。多食嫩叶、果实,有时也捕食小鸟和鸟蛋。中午和夜间睡眠,早晨和傍晚觅食,其馀时间爬上高树歇息。早春发情,生性善良的小熊猫,即使在繁殖期,同群雄性也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只是不容异群雄性闯入自己的领域,遇到异群个体入侵,则会一反常态,变得凶猛异常,立即展开争斗。夏季产仔,每胎一至三头,多半为二头。

栖居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地带。集小群,夜行性。感官不甚灵敏,性格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以竹叶、竹笋、树叶、果实、小鸟、鸟卵等为食。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
四川省是我国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半径扩大,不少地区已开发为农区或沦为荒地,加之长期森林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急剧下降。在岷山山系的东南麓于近代尚广泛分布,但由于修路和农业进一步开垦破坏栖息环境扩大,小熊猫数量大为减少。邛崃山系由于人类活动半径不断扩大和常有猎捕,已处于濒危状态;相岭和凉山等南方分布区,虽目前尚有一定数量,但由于盗捕盗卖十分频繁,加上乡民捕捉暂养运输粗放,死亡率很高,资源破坏严重。作为一种传统的毛皮兽,直到80年代,裘皮商店均有大批小熊猫裘皮出售,商店甚至称之为“金丝猴”皮。同时,野外捕获小熊猫也十分可观。从1953年开始,在野外捕捉迄今约2000余只,其中有100余只作为国际间动物园交流运往国外。此外,据悉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从周边国家流入我国的小熊猫也时有发生。可见,利用贸易牟利已经构成对野生种群的严重威胁。

小熊猫主要分布于我国,向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它与大熊猫同域分布,因此在四川20多个自然保护区已和大熊猫一样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中国动物园协会对全国饲养的小熊猫也建立了谱系,注意了繁殖和建立人工饲养种群的研究。非人工饲养下繁殖的小熊猫,历来原则上不准出口。国际小熊猫谱系建立于1980年,为小熊猫遗传和数量管理提供了数据资料。过去的10年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区域性小熊猫管理计划。中国也发展了中国小熊猫管理计划,并参与了全球性小熊猫管理计划。小熊猫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Kleiman, et al,1991)。

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

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但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小熊猫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打瞌睡。

小猫熊在世界各动物园中是相当普遍及受欢迎的动物,由于生性温驯,极易驯服,常有人当宠物来饲养。虽然它们在野外仍分布广范,但由于捕捉买卖的原故,及其栖息的环境受到人类的开垦及破坏,族群正在减少中。
[编辑本段]
保护措施建议
1、有关小熊猫分布区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资料很少,很难准确判断濒危程度和等级。对其分布区的潜在生境可用性及其隔离程度都知之甚少(Kleiman, 等,1991)。因此有必要对小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现状及栖息地现状作出进一步科学的评估,并根据物种濒危的标准,考虑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点保护。

2、进一步在相岭、凉山、沙鲁里山等横断山系增划自然保护区;

3、鉴于野生种群已然岌岌可危,应杜绝任何理由的猎捕和收购,严格控制所谓的易地保护。

4、对边境外的非法流入要严格执法,禁止贸易;非原产的小熊猫,切切不得任意“放回”野外,给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威胁。

5、打破部门界限,协调并加强现有饲养管理,动物园之间应协调交流,消除从野外捕捉对自然种群的威胁。

回答3:

朋友,您是否还记得大熊猫?自从百多年以来,西方世界从1896年法国神父戴维在中国发现大熊猫开始以后,大熊猫便开始名扬全球,赢得世界人的喜爱。一位苏联动物学家如此赞美道:“大熊猫是野生动物中绝无仅有的,货真价实的瑰宝,非常美丽,标新立异,令人惊叹的动物。”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是世界动物保护的标志与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野外总数不足1000只。80%以上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

大熊猫的发展经历了始发期,成长期,鼎盛期,现在已开始进入衰败期。作为世界上最濒临的物种之一,大熊猫一年只怀孕一次,每次可产仔一至两只,然而由于缺乏带双仔的能力,许多大熊猫都有遗弃幼仔的习惯。如果生的是双胞胎,一般都有一只会被遗弃,而一些未被遗弃的幼仔也往往在抚养过程中被体力不支或缺乏经验的“妈妈”压死,因而大熊猫幼仔成活率很低,这也是造成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草食动物”之列。然而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分类,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肉食动物。据调查,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在大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和林麝的毛、骨蹄和肉。

这就是珍奇稀有动物——大熊猫。

回答4:

f c

回答5: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