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诸葛亮没听魏延的话算是对了,按当时的条件来说确实有点异想天开,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有六大问题。一、道路难行。二、时限过短。三、敌军不退。四、辎重粮草。五、敌方援军。六、一旦晚到那就是臭棋一招,不单没有什么奇谋效果,而且还凭空少了一支生力军。
一、道路难行,这个容易理解,所谓奇谋就是在敌方想不到的时间,以敌方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敌方想不到的地方。但是子午谷太过难行,人还好说,路上吃喝辎重粮草怎么办,5000人打野食那就开玩笑了。
二、时限过短。10天到,这个时限根本不可能,不眠不休也够呛,路程是不远,但是那都是需要栈道才能前行的,包括丞相在内走斜谷也要有栈道,你走的快没用,那个时代的栈道尤其是偏僻的栈道维护保养的都不够好,等把栈道都修复了再通行,这本身就耽误了极多的时间。
三、敌军不退。魏延从哪儿得知的人家见了你就会跑呢,你哪来那么大威势呢,人家打不过就不能龟缩在城里防守等救援么,为什么就非要跑哩······太过于自信了,长安城可是大城不是土卡拉堆起来的,再说城将就是再废物,左近还有郭淮呢。
四、辎重粮草。就算敌人跑了,他会给你留粮草?就是再傻的将领手底下也得有几个明白人吧,跑就跑了还把粮食留给敌人打保卫战那不是傻的没边了。没有粮食你魏延吃什么。
五、敌方援军。如果魏军不逃跑,一直坚守,你能打几天?说不定几天时间人家援军就到了,一旦郭淮赶过来那必定会包一个皮比馅厚的大饺子!还奇谋,最后会变成笑话吧。
六、一旦晚到那就是臭棋一招,不单没有什么奇谋效果,而且还凭空少了一支生力军。
因为诸葛亮认为子午谷之道太过冒险,悬崖峭壁居多,不利于行军布阵。
因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太过于冒险,而蜀汉的势力弱小,禁不起风险,所以诸葛亮才会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而选择稳扎稳打。
因为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策太冒险了,成功的几率特别低,所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