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李隆基的实力还无法和韦后对抗,而且李隆基不在京城,不了解韦后的帮手和京都的情况。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太平公主,在唐中宗时期,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了巅峰。成为功臣的太平公主,可以参加朝政。但是在唐中宗去世后,韦后联合她的哥哥把持了整个朝堂,京城完全被韦后掌控。太平公主十分不满韦后的行为,自此后太平之后一落千丈。为了重新夺回往昔的荣耀,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在一起,对抗韦后。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都有自己共同的利益,他们为了除掉韦后,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谋划。宫中之事都是由太平公主传递给李隆基,而且太平的儿子也加入了这场谋划。李隆基在回京都后,在南郊祭祀中,李隆基认识了许多忠于唐室的大臣,于是他们私下就联合在一起。李隆基靠着自己是皇子,有一些人的支持,才发动这场政变。可谓说是危险,但是在太平公主的帮助下,胜算有大大提高。
在韦后执政期间,他继续打压李氏皇族,一些皇子和一些官员相继被杀害。韦后执政引起了国家的骚动,军中的将军也支持发动这场政变,在李隆基的拉拢下,这次计划有了一定的保障。在一切就绪后,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儿子去引路,当时宫中一片混乱,韦后的实力也被铲除,最终韦后立的傀儡皇帝被太平公主逼退,唐睿宗李旦也重新登基,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作为国家的栋梁相继被重用,而李隆基也被封为帝国的太子。
此后太平公主和他的侄子李隆基的斗争开始了。从联合走到分离,利益的驱使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