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公安机关的立案信息,可以到报案或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查询。公安部立案信息查询可根据一,打110查询二可打当地派出所查询,网上是查不到的,因为他们是内线服务。
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获悉,公安部日前出台措施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部分公安机关有案不接、接报案后不依法受案立案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要求,对于群众报案、控告、举报、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投案,以及上级机关交办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公安机关各办案警种、部门都必须接受,不得推诿。
对于报案时违法犯罪活动正在进行以及其他情况紧急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先出警进行紧急处置,处置完毕后在24小时内完成接报案登记。
扩展资料:
“以前到人民法庭代理案子很不方便,到镇上的文印店打印材料,要跑好几里路。现在可以在法庭自助查询自助打印,方便多了。”江西红源律师事务所刘昭然律师对人民法庭的变化感触颇深。
人民法庭作为县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群众“家门口的法院”。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此前调研时发现,很多人民法庭存在着基础建设滞后、案件质效有待提升、信息化程度不高、人员配备不齐等问题,导致人民法庭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为推进人民法庭建设,江西省高院2017年9月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采取统一标准、分批推进、因地制宜的方式,推动全省人民法庭在“基础建设”和“规范管理”方面实现“双达标”。
以往,为一个案件,当事人和律师需要往返人民法庭数次,缴费需要去银行办理,案件流程信息也无从获知。现在,缴费等事务可在人民法庭直接办理,当事人和律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送达方式接收法律文书,并通过“12368”热线和“微法院”平台查询案件相关信息。
据介绍,目前,江西全省共有人民法庭332个,具备基本网上办案功能的达到327个,首批验收达标的105个人民法庭均具备网上立案、网上办案、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收看视频会议、为当事人提供远程视频接访等功能。
江西省高院在人民法庭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庭审直播和文书上网工作,要求所有案件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网上办理。今年1至7月人民法庭庭审直播达到8545件,是去年同期的12.3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案件相关信息 通过热线可查
查询公安机关的立案信息,可以到报案或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查询。公安部立案信息查询可根据
1、打110查询
无SIM卡无法拨通110更多,其实我们所设想的紧急号码一般为110、120、119这几种,这种类型的号码准确的说法是“特服号码”,并不是紧急号码,所以这样的电话号码目前是只有电信的3G、4G制式的手机才能够拨打成功,而其他的都是无卡不能拨通。
(1)第一,如果不小心打了电话,可以直接挂掉
(2)第二,如果对方接了电话,可以说一声“抱歉,我不小心按错了”。
(3)第三,如果对方接了电话,可以我们这边没事,麻烦你们了不好意思。
(4)第四,如果是第一次,第二次,三次,打了紧急电话,可以和对方说明自己情况,麻烦他们不要过来,我们这边什么事情没有
(5)第五,打了很多次报警电话,这个就是属于故意占用公共资源,是要被拘留的。
(6)第六,如果对方已经接警,并用座机或者手机给你打电话,你可以这样说“不好意思,刚才是我这边不好心按错了,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抱歉。
2、可打当地派出所查询,网上是查不到的,因为他们是内线服务。
手机正常开机后,先检测是否有SIM卡、搜索网络、注册流程,根据优先级选择合适网络进行注册认证,直到注册成功或者失败。SIM卡只是这里面的一个认证环节,不管是否有SIM卡,都不会影响到手机的射频模块的正常工作。
扩展资料:
拿到报警回执凭证,表示已受理该人报警。
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发给前来报警的群众,表示已受理该人报警的一种凭据。报警回执上有报警人的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情况将依法处理的承诺、报警联系电话、警务监督电话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内容。
众到公安机关报警时,公安民警必须热情接待,认真登记并发给报警回执。对属于权限范围内的案件,一般要在一周内办妥,未能办妥的要说明原因;对不属于本辖区或本警种管辖的案件,要在两天内转交有关单位处理并向群众解释清楚。
该制度发挥了提供报警依据、方便群众继续报警联系、便于群众监督投诉和改善内部接警管理等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报警难问题,有效地密切了警民关系。
案例
6月27日,刘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厦门湖里公安分局的“杨警官”,并准确地报出她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说她涉嫌一起“洗钱”案。
随后她的电话被转到“上海市嘉靖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李警官”手上,“李警官”让刘女士去酒店开个房间,方便调查。
刘女士开房后,“刑侦大队大队长吴定国”打来电话,给她发来一条含有网址链接的短信。刘女士点击链接,手机下载安装一款名为“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的App。
在App里,刘女士点击“经济犯罪档案查询系统”,输入对方给的案件号。含有她个人照片和信息的“检察院冻结管收执行命令”页面跳了出来。刘女士又打开了App上的“账户自清系统”。
晚上,她用手机银行查询,发现银行卡里只剩下217元,原有的33万多元已被骗子转走,她这才察觉被骗,随后报警。
接到报警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
刘女士先从客服渠道查询资金流向,查到33万元流入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的账户。反诈骗中心的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驻点工作人员立即追查资金流向,在工商银行的四级账户止付了15万元,兴业银行的六级账户止付了18万元——刘女士被骗走的33万元,全部被反诈骗中心紧急止付。
骗局揭秘——警方内部系统不会对外开放
据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分析,刘女士遭遇的骗局其实是“公检法”查案骗局的升级,其他诈骗手段相同,唯独在汇款环节,骗子利用新研发出的“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的App,让刘女士通过操作泄露了自己的银行卡相关信息,从而骗走了汇款。
骗子可能事先掌握了刘女士的个人信息,再据此制作出“检察院冻结管收执行命令”,让刘女士信以为真。而且,这款App打着“公安部”的旗号,完全由被骗的人自行操作,看似公正、公开,其实更具迷惑性。
这款软件其实有病毒
警方提醒:警方根本没有“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的App,虽然内部有使用警务系统,但根本不可能开放给社会大众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查询公安部立案信息的方法:
1、直接到接受案件的公安机关进行查询;
2、拨打接受案件的公安机关的电话进行查询。
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查询公安机关的立案信息,可以到报案或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查询。
公安机关是否立案,以是否有不予立案通知书,如果没有,就是立案。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查询公安机关的立案信息,可以到报案或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查询。
公安机关是否立案,以是否有不予立案通知书,如果没有,就是立案。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