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关注
7S管理内容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各因素的合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进行表示而成。
7S管理内容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各因素的合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进行表示而成。
1)整理:(sort)
将生产现场各类物品进行清理,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清楚,无用的物品要妥善处理。“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目的:生产现场无杂物,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防止物品混放(包括现场油料、器材、文件、资料等)差错造成事故。根据车间现场调查研究,本项目实施结束后,现有现场值班室(候机楼内)可以增加实际使用面积至少30%。
2)整顿:(straighten)
把经过“整理”的物品合理布置,定品、定位、定量摆放并做好标识。“整顿”是对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
目的:生产现场各类物品摆放整齐,使用、管理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调查研究,抽取其中一个工段做出统计分析:每人每工作岗(8小时)平均节约物品寻找次数、询问他人次数为2-4次。调查中发现:工作者在维修工作实施过程中,因他人询问物品摆放地方、规格、有效期等信息而中断工作的,100%的员工表示有过,64%的员工表示经常有。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少员工实施维修工作过程中被打断的次数。
3)清扫:(sweep)
随时清扫,定期涂装,保证值班室工作环境和设备的洁净,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结合起来,设备异常马上维修。
目的:营造洁净的生产现场环境,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员工处于良好的工作氛围,保证产品质量。
4)清洁:(sanitary)
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保持生产现场物品洁净,同时保持员工形体上、精神上的清洁。
目的:清洁是保洁工作的表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养成随时自觉保持、维护的行为。
调查结果:车间现有值班室光线较暗,对现场器材、工具的识别标签的目视效果有不利影响,容易引起差错发生。值班室内环境较差,年久陈旧,墙壁上有较多污物。
5)素养:(sentiment)
养成遵章守纪习惯和立足岗位自我改善的意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目的:确立员工在生产现场管理的主导地位,实施自我管理,培育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
方法: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纳入绩效考核。
6)节约:(save)
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节能降耗,提高劳动效率。
目的:提高员工对整理、整顿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意识,从点滴做好增产节约。
7)安全:(safety)
搞好员工安全教育,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重视预防,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目的: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8)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7S”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从生产过程动态管理系统的角度反映了“核心因素”、“环境因素”和“目标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关系。
“7S”管理,突出“核心因素”——“人的因素”。高素质的员工是“7S”管理的核心,是生产现场的第一因素,是所有因素的动力源。它注重员工立足岗位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改善意识的培养,通过全员参与、体现团队精神的班组活动载体,进行生产现场的岗位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环境因素)。整理使各生产基本因素由无序状态开始向有序的状态变化;整顿使系统处于相对静止而有序状态;清扫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的过程;清洁为系统动态下稳定的保持。这些静态控制的环境因素营造出一个氛围,调整员工的心态,提供有序的自我约束保障。通过信息传递和有效整合,使动态的管理达到生产各要素最优的和谐运行,成为实现管理目标因素(节约、安全)的基本保证。管理目标因素本身也具有环境因素的成分,凸现的是动态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