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在唐朝后期势力膨胀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这一现象使唐朝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4-12-31 20:21: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公元漆一二年,经过多次宫廷政变之后,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即皇帝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时是二十九岁。即位以后,唐玄宗与姚崇、宋璟等一班大臣相互支持,励精图治。不久,国家局面就发生了可以的变化,家乐民安,海内富实。开元十三年,东部洛阳米价每斗十五钱,青、齐一带每斗五钱,粟每斗才三钱,绢一匹才二百钱。天下道路四通八达,随处都有肆店,备有酒食,行人行千里之远不用持粮。天下太平,开元以后出生的人都不认识兵器,唐朝重又恢复了太宗贞观时期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唐朝君臣重修纲纪,百宫各有职守,诸事各有仪程,唐玄宗每日临朝审断是非曲直,如同流水一样顺畅。当时天下无事,歌舞升平,有杜甫律诗为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但是,好景不长,二十余年之后,唐朝的兴盛局面忽然极盛而衰。公元漆55年,一场安史之乱使唐朝的政治社会境况中国转直下,一厥不振,唐玄宗也由此而成为“一半明一半暗”(毛泽东语)的皇帝。 唐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发展顶峰。关于盛唐这一段治乱兴衰,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对研究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政治的典型。不过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玄宗朝政治和政治人物的分析评价仍然不够细致,受民间小说、戏剧的影响,偏向于对政治人物的道德行为的评价,如把皇帝称为“昏君”,把权臣一概视为“奸臣”,具有脸谱化和简单一刀切的倾向。实际上,在唐玄宗时期具有较天影响的那些政治人物,其作用和行为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这些人物的评价,可以有忠奸善恶是非褒贬,但在这些人物的政治行为中,有一些切又是不由其个人意识所左右,为个人力量力所不能及,是由其社会性质所决定,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固有本质和内在矛盾的特点。从某一角度上者,盛唐的衰败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某一个人所能挽回的。 从政治上说,它的政治结构有些理想化,为以后的动乱埋下伏笔。它缺少有效的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导致宰相专权。为什么安史之乱没有在初唐发生呢?因为那时实行的是集体宰相制,而且有许多年首相的位置是空的。但在唐玄宗时进行了改革,或是一种改变,减少了宰相的人数,导致宰相专权局面的形成,先后有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缺少监督,使外官特别是一些节度使暗中膨胀自己的势力。 从经济上说,唐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流民很多。 从军事上说,没有常备军制度,而节度使却暗中扩军。 从气候上说,当时的季风气候使唐朝处于一种干旱状态,这种状态贯穿唐朝始终。 补充: 唐朝的政治制度其实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关系问题。唐朝的三省六部之间是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这样在各主管意见不一致时会极大削弱中央力量,使其处于一种实质上的瘫痪状态。这种情形在中唐及晚唐时较突出。比如著名的牛李党争,持续时间之长,牵连人数之多,令人恐怖。此外,由于宰相权力过大,当宰相数目减少,权力集中于一人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唐朝时的宰相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宰相。如杨国忠,许多军国大事是由他定的。这是中央行政机构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玄宗后期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安史之乱,地方割据形势已经形成。到了晚唐,甚至有外员拥兵自重,废立天子的事情发生。而中央为了反制,一方面用加封宰相的方式安抚节度使,一方面用各节度使间的矛盾来削弱他们。但第二种方法造成的结果是长期的混战和国民经济的衰落。还有第三种关系没理顺,即宦官与行政官员的关系。宦官专政在中晚唐很突出。连文宗皇帝都写诗:“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行政官员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甘露之变等行动,造成了宫廷的大混乱

回答2:

安史之乱后,北方局势糜烂,军人集团的势力扩大,朝廷唯有姑息,阉人把持朝廷进一步削弱了皇帝的威信。如杀来缜,导致梁崇义跋扈不臣。李光弼坐视京都沦陷。但是朝廷与藩镇关系有反复,总的倾向是朝廷力量加强。后来的军阀混战与此前藩镇割据没有必然的关系,某些普及读物的论述是违背历史的。具体关系唯有阅读两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