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蹒跚学步;曾几何时,我们鹦鹉学舌。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课堂,缺乏的只是领悟。
月色皎洁,夜呜呜黑,星光依旧,河中的月静静地躺在其中,要不是风吹乱了湖面,在湖中荡起涟漪,真是分辨不出。欣赏着这般景色竟深深陶醉,就像品着上好的佳酿,自己竟不胜酒力,婉转间便酣然入梦。
觉醒时已经午夜,月色较先前黯淡许多,夜寂静地存在,望远处,仿佛天地连在了一起,地上那点稀稀灯火怎能将他们分离?忽然从楼上传来弦乐之音,听着音色料想便是吉他,这种来自于指间的音符最能打动心弦,而独奏更显奏曲人的气质。琴声清脆又利落,如同富有经验的园丁修剪植被一般,既快又准,可见奏曲人的和弦功底不一般。我惊讶于身边竟有这能人,不曾料想到。曲子婉转、优美,拍子井然有序,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一般。我不仅陶醉于这夜晚湖光月色,更沉迷于楼上音乐。
伴随着曲子的渐渐收尾,赞叹之情犹然而生。然而曲子却戛然而止了,只差最后华丽地升华曲风,曲子就完美了。我不禁惋惜,就像拼图拼完了却少了重要的一块,让人好生别扭。我像是散了场却不愿离去的观众歇斯底里地期待下次演奏者完美的演奏;像是下了课却痴迷音乐不愿离去的学生。
只听到楼上又传来了声音,这次却不是曲子,却是一个个音符,按好和弦后一个个弹出的音符,没有上次的拿捏准确,弹奏连贯,还有斯斯手指碰弦的杂音,没有了先前的美感,这种枯燥的练习听者都些许烦躁,我些许有些怀疑是不是换了弹奏者,只越想越像,便肯定了。然而练习次数的增多,不断地碰弦,结尾逐渐连贯,碰弦次数减少,曲子渐渐明朗。细细听着便能跟前面连起来,又越发的像原来的弹奏者。再仔细想想,脉络便清楚起来,前曲的完美是基于坚持不懈地多次练习,勤奋努力,并不是浑然天成。这便想到自己,望着挂在墙上积着灰的吉他不经动容,想当初不顾家长反对凭着一时兴趣学起吉他,今日却成了家中摆设,不禁落有遗憾。若勤如此,我便不是听者而弹奏者了。
这也是课堂!那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月因日日到来,光照大地,才有这等良辰夜景,植被因日日生长,天天如一,才有了美景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也有人称为中心或主旨。写文章时确立中心思想的过程就叫做“立意”。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歌颂、或批评。
在一篇记叙文中,确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清朝作家姚鼐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确立得好,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神。
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做到鲜明和集中。鲜明,指文章的褒贬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集中,指要将所有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思想。
一篇好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除了要鲜明、集中之外,还要做到新颖深刻。文章,特别是考场作文,最忌千篇一律。这样的作文,容易是阅卷老师感到乏味,甚至于厌倦,是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的。反之,如果在“一律千篇”之中突现一篇立意新颖深刻的文章,即使其他方面不是上等水平,也会得到优良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