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人物影响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他从小热爱读书,朱自清上学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把所有钱几乎都用在买书上了,考上了北京大学以后,他仍然肌似渴的,如饥似渴的读书,有一天他去逛书店,见到一本梦寐以求的字,字典定价要14元,这些钱对于这本大叔,来说不算太贵,可对于一个念书的学生来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朱自清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可是又特别特别想买这本字典。思想来,思想去只有自己心爱的皮大衣还值点钱了,朱自清将皮大衣拿到当铺卖掉,卖了14元,买了那本大字典。
朱自清 原名:自华,是我国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