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观后感
作为“囧”系列的第三部——《港囧》依托于前两部影片良好的群众基础及上映前的造势宣传,即便是徐峥、赵薇、包贝儿的“新鲜”组合出征也能顺利横扫各项影史记录,短短几天狂澜数亿票房,这样的“囧”片收获如此“佳绩”实属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相较于前作《泰囧》故事的中规中矩,三年后已成十亿导演的徐峥显然野心更大无限澎湃。严格意义上说《港囧》肯定是喜剧片,但是十亿导演却号称是“全类型”片。在《致青春》、《北京爱情故事》、《匆匆那年》……的青春狂潮褪去之际,《港囧》又玩起了青春主题的延续。尽管剧中夹杂着港曲怀旧、黑帮动作、青春执念,可还是以喜剧托底,这样的青春多少都带些戏谑的意味。
影片讲述了一个上门女婿在对俗气的岳父一家人看不上,对老婆一肚子意见之际,在同学聚会上谈及初恋心猿意马,约见续情路上遭遇的囧事。故事内容不必赘言,自是囧途囧事。在以初恋为切入的伪青春背景下,片中人物被披上了文艺外衣,这样的喜剧添头,其实是导演理想中想过以艺术家的身份创作电影,但现实中贡献的却是精心设计的BRA式喜剧。通篇而论,影片的野心可见一斑,青春、初恋、中年危机、梦想、香港音乐、家庭矛盾、亲情绑架、惊险、反转、堆笑点、荤段子等等等,众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却并无违和感。技巧的运用也完全迎合了小人物喜剧片的模式,通过各种不经意展示出人物情感的转变。而一部DV机成为贯穿整部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它所制造的“片中片”效果虽然不新鲜了,但多了内心与表象的对抗,现实与过去的交织,让电影层次得到了丰富。作为国产喜剧的最新代表,它在这个时代的审美环境下,已经实现了力所能及的进化。
尽管影片元素的杂糅让仍是导演“新人”的徐峥驾驭起来略显吃力,但是延续了“重新上路找回自我并修补情感”的套路的《港囧》,其个中诚意和制作水准,都没辜负积攒的“良心”口碑。徐峥展示了日益成型的技巧和更强大的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国产喜剧片的进化;主演方面,徐峥仍是整部喜剧的主脑,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影后赵薇对人物的拿捏细致入微,能够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多重特质,而包贝尔在包括身份、形象与台词都被精心设计过后,他口中说出那些代表大陆“90后”文化的东西显得确是如此,成功地让观众忘了王宝强。
既然是《港囧》,当然是香港首当其冲。片中选取了皇后像广场、渡轮码头、天际100等标志性极强的地点,而还随着情节快速推进,耳熟能详的香港流行金曲也适时回荡在观众耳边,这种穿插固然贴合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但唤醒的更多是怀旧感。同时,影片还使用了大量香港经典电影元素,有意而为之,向前辈致敬的意味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起用了多位香港黄金配角与客串角色。苑琼丹、郑丹瑞等前辈扮演的角色还不是那么重要,葛民辉与李璨琛两位新旧警察的戏份就十分出彩。他们既是镶嵌的独立小故事,也作为辅助悬念推动影片行进。
朋友·间,再熟悉的人·一涉及到钱·都会·很·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