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中医

2025-01-02 15:01: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拯救”中医的问题。
中国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还剩下什么?
只剩下一个--《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干什么的?答:是中医药之根、之源。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可以用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己的东西只有中-医-药!
但是,目前,中医药危机四伏!中医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你不信?请看--
火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的发明,没错。但现在不用了,历史上,关于火药的应用中,既有鞭炮礼花给我们带来的欢庆,也有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攻破我们的国门的沉痛。
造纸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的发明,没错。现在也被更新的技术淘汰了,历史上,我们既用它扎制裱糊过祭奠亡灵的纸人纸钱,也用它签署过无数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伟大而骄傲发明,没错。现在也进了博物馆了,历史上,活字不仅印过经文礼法约束、愚弄国人,还印出过洋教圣经麻痹过国人。
指南针就更悲壮了,它的伟大对中华民族而言,更不实惠。它让仅仅一个郑和下过西洋,带的是礼品,却引来过无数个列强,带的是枪炮。
……
为什么我们的好东西在给我们带来了进步之后,还带来了加倍的苦难和屈辱?
我们先发明、我们先用的东西,为什么用的最好、笑到最后的却总是洋人?
因为我们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去升级它的用途和价值。
因为我们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学术习惯,使我们的一切伟大都缺乏内部交流。
因为我们满足于创造的自豪,却总是忽略对创造的延伸。
因为我们轻慢、漠视过自己的过去。
因为我们虽不缺勤劳智慧,却缺乏胸怀和勇气……
因为……
……
回忆很伤感。
眼下,有一件事儿即将更伤感——中!医!药!我刚才说“中医药危机四伏!中医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绝不是耸人听闻,下面这些数据会让你不寒而栗--
A. 2004--2005年,中国的中药出口只占全球中药出口的5%,不仅落后于日本,居然还落后于韩国。
B. 2004--2005年,中国居然是最大的中药进口国。
C. 中国的西医的院、校、系10倍于中医的院、校、系。
D. 中国报考西医的大学生比报考中医的大学生多12倍。
E. 中国的西医医生比中医医生多15倍。
E. 中国的西药销售额比中药销售额多30多倍。
G. 中国的西医门诊量比中医门诊量多50多倍。
H. 中国老百姓生病后“首先找西医”的比“首先找中医”的多100倍。
I. 中国的药政部门编制的OTC药品中,西药的数量比中药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J. 中国的社保报销的西医消费比中医消费高N倍。
K. 中医收的红包跟西医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少得可怜。
L. 西医的老婆平均比中医的老婆漂亮的多!
……
你信了吧?你知道中医药危险到什么程度了吧?
对自己的好东西,不学、不信、不爱、不用、不尊、不敬、不扬、不崇、不宣……怎能不危险?怎能不可怕?
但最可笑的是--正是我们不信、不爱、不尊、不敬的中医药,在西方发达国家,却越来越被崇拜、被赏识、被尊敬、被学习、被模仿、被剽窃……除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热都在普遍升温。
类似于四大发明的那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悲剧,即将在中医药领域重新上演。西夷东倭、北霸南寇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准备再用中医药这个属于我们的文明瑰宝,重新羞辱、攻击、玩弄我们一次:赚我外汇、买我资源、窃我技术、霸我遗产……这绝不耸人听闻。
《天工开物》已经让日本的冶炼技术领先了美国十年、领先了我们50年,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黄帝内经》,也只能是《黄帝内经》,因为其他的东西已经快被他们偷光了。
现在唯一的障碍是《黄帝内经》不好学,不仅不是白话文,甚至连文言文都不是,小鬼子的汉语水平暂时还搞不明白。其实,我们的汉语水平难道就高吗?我看也未必!半斤八两。
为什么洋人对我们的中医药有如此兴趣?那是因为--
第一,西医在人类的健康问题上,解不开的困惑越来越多,譬如说:对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什么总也没有根治之道?西医的道高一尺为什么总赶不上病的魔高一丈?为什么抗生素的剂量在30年内被迫增大了数百倍?药的发展为什么总也赶不上病的创新?为什么永远都有难以治愈的病?西医在困惑、西药在困惑、牛津的医学院在困惑、基督耶稣也没闲着……
……
一言以蔽之:如果西药能治好病,这世界上早就没病了。
……
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西医西药,我们的国民为什么还那么的趋之若鹜、前仆后继。只知己病、不察其术,只知道慌乱、焦虑、排队、挂号、找熟人、请专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跟着下不害怕、大多数人总没错……本来,大多数的中国人就生活在莫名其妙的恐惧中,再加上“有什么别有病”的千古经验的自我恐吓……慌乱盲目中,“樯橹”灰飞烟灭、医院高楼林立、大夫盆满钵满,乃至于今年两会前,中纪委不得不把严惩商业贿赂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卫生界。
什么叫病急乱投医?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示范、彩排、演绎、行动了多年,并且仍在继续。
可西方人不盲目,他们深刻地知道“西医发展至今的历史性的瓶颈”、“方向性的谬误”、“治疗哲学的悖论”,那正是西医最牵强薄弱心虚的“七寸”、软肋、破绽,你听清楚--
以病为中心的治疗思想是西医最大的谬误!!!
以病为核心的治疗观,永远带不来健康的结果,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以“健康”为核心,健康何来?!
还有--病是人得的,你只研究病、不研究人,人能好吗?!
……
我都知道,洋人当然更知道!
一样的病痛,我们痛苦而虔诚,洋人痛苦而清醒。
清醒中,洋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和非常业余的文言文水平,再加上道听途说、连蒙带猜……他们朦朦胧胧的知道了中医的深邃玄机,那就是中医思想的根基、中医殿堂的镇宅之宝--
中医是以人为核心、以健康的生命状态为核心!
洋人大喜,这才是唯一有可能正确的起点、这才是在哲学上不可能偏差的方法论。遂千方百计地学、悟、买、偷、剽、窃、仿、试……再加上他们雄厚的制药产业基础、科技研发平台、提纯萃取技术、资金资本实力……直到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们开始了合理的卖我原料、注我专利、撬我人才、赚我外汇……
现代科技最缺什么?医学探索最缺什么?西方科学最缺什么?这世界最缺什么?
不就是方向吗?!不就是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吗?
中医的“以人为核心、以健康为核心”虽然不是成果,但那不正是最重要的方向吗?!
有了正确的方向,迎刃而解就是必然,就是迟早的事儿!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回答2:

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根不上时代,根不上主流文化,并不是中医本身不好,中国很多的古典文化都是如此,就像戏曲,本身也非常的好,就是要衰落。
要拯救中医,需要做到几点,1、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现在流行的中医,大多断章取义,不得古时精髓,现在的中医院的教材,极少注重经典的研究,像内经,难经,伤寒,金元四家的著作等等,国家应把这一类型经典做为教材,而不是选修。
2,中药需要规范化种植,切实保证质量。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中药大多是人工种植的,规模化大生产出来的,规模化生产追逐的是利润,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使中药已经不是以前的中药了,这样的话,即使医生诊断正确,开方也对,可药不对,也治不好病,从而加剧人民对中医的不信任,甚至连从业的医生,也逐渐打着中医的口号,行西医之实。

所以要拯救中医,应该从医和药这两个方面来着手,关键是国家要重点扶持,扶持的方向也要对,像现在,国家在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方面投入了不少的钱,可实际成果却很少,监督不到位。中医理论方面的扶持几乎没有,所以中医也举步维艰。

回答3: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而张仲景为侍中大夫王仲宣诊病,提前 20 年作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功夫,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功夫。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也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但是,到了基因诊断,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所以现代医学从总体上说,还是向传统中医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这个层次上去认识,都是从形而下的这个层次去认识。从这个层次上去认识中医,当然觉得中医处处不如西医。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我看 100 个人会有 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益?我想 100 个人里,也会有 100个人是赞成我的。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我们就会有信心。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是从“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角度,这能够反映中医的真实吗?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的,可现在许多人偏偏要在已病的行列跟西医较劲,搞什么中医急救医学,这就叫做不自量力,这就叫做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中医怎么可能和现代医学的速度相比呢?

回答4:

1)本人是学西医的。鄙人父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医~治疗了不少西医难以企及的疑难杂症,这是西医唯物很难解释清楚的·~
2)只要是真正的中医人,都会关心中医兴衰成败,目前实行的中医教育模式,自有其社会、文化背景,就目前来讲应该说是不能废弃的,课程的安排也不能说不不正确。也不可能大规模的恢复到以前的师带徒模式。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级卫生厅都在想办法。但以前的多届全国师带徒、省级师带徒等方法,真正培养有水平的中医师多吗?
学习西医学知识也不能说错,关键辨证论治分析时采用中医的思路。比如说“肺炎”,组织起全国治疗本病效果好的专家认真对本病的发生发展的病机认识及治法,达成共识,制定方案,总比我们从”咳嗽“、“发热”论治好吧。接受“肺炎”只不过是一个新的病名而矣,用我们中医的治法,但可以借助西医判断预后、检出得重危病人等。
大多数学者动不动就引用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请大家注意后面还有一句“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请各位战友体会一下老人家的良苦用心!老人家说话都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后面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宝库中不都是真正的宝贝!如果都是宝贝,随便拿出来就可以了,何必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这是我反复学习老人家的这句话悟出来的,不一定正确,但是我要写出来。
3)看目前中医的现状,地位,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医在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政策的牺牲品,要知道在中国中医界领导层中压根儿就没有几个真正懂中医的,或者说是就不曾接受过中医的,一个受过现代西医洗礼的教徒能让中医花繁叶茂吗?

出了一本书《拯救中医》包含了20世纪以来关于废除中医的一些文件、报刊。一些在网上也有刊登。前些日子在北师大附近书店看见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翻来看看。

回答5:

我认为中医逐渐的没落和很多人的一些认识有关系。例如,绝大多数的人得病后首先想吃点药就解决是最好的,方便,省事,所以不会选择中医,等用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甚至明显加重后才选择中医试试,这不但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而且许多已经回天乏术了,这时埋怨中医的治疗效果就太不公平了。99%的可以治疗的病人都选择西医,而且治好了,只有1%的西医治不好的病人经过中医治疗有20%康复,用这20%和99%作比较,是不可比的,不能因此说明西医比中医好。另外中医的许多理论是无法用目前的人们的知识水平认识,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是不正确的,不接受的,这些都阻碍了中医的发展。本身学习中医的人,对于中医的一些理论的解释,并不是尽量按人们认可的方式解释,而是以古籍中的说法来解释,之乎者也一堆,最终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了,就会让患者更不信任。要拯救中医,还是要让普通大众能听明白中医是怎么回事,并且改良治疗方法,毕竟动不动在砂锅前守一个小时,再喝无数的看着就想吐的中药是谁也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