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生活中经典例子

2024-12-15 10:55: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例子有送茶叶的故事、坐飞机现象、名牌效应、夺取先机、保龄球效应。

1、送茶叶的故事

张三一直就喜欢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张三每次去买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好茶叶。张三把好茶就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张三就泡了壶好茶,此后,张三就不愿再喝20元的茶了。不管张三去买多贵的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现象

去观察30-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他们大多是看书,公务舱的他们多半是看杂志和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的则大多是看报纸电影打游戏和聊天等。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部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地位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地位呢。

3、名牌效应

成本大抵400-600的爱马仕,售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啥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个0就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就叫奢侈品,成本价后面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 ,那叫文物。

4、夺取先机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送商人两袋金子。另一个商人听说了,就带了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加美味,又觉得金子不足以表达感谢,就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5、保龄球效应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你每次打倒9个,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你每次打倒10个,最终得分240分,社会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优秀一点,再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渐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的巨大落差。

回答2:

我说一个关于排队的例子吧
说超市排队付款,每个队伍是差不多长的,为什么呢?
从排队的人来说,假设每个人都只能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左右3、4个队伍,他一定会选择队伍最短的那个,每个人都这样,队伍自然而然的就一样长了
而从收账的人来讲,假设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工作快,一个比较慢,那么快的那人的队伍移动的就快,那么他的那个队伍就会比较长,他的工作量就大了,而当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如果没有激励因素的话,他就会降低自己的工作速度,以至于两个队伍又趋同了
所以,有时候队伍长的可能比队伍短的付款更快,这一点在我学校充饭卡那太明显,屡试不爽。
再讲个价格歧视。超市的积分卡,超市想区分经常光顾的顾客和偶尔光顾的顾客,对于经常来的就会优惠一下,可怎么区分呢?用积分卡,多次光顾的人积分多,多到一定程度就有奖品之类,所以积分卡只是手段而已
生活中的经济学,好像有这么一本书,可以找来看看,梁小民的,很不错

回答3:

<<经济学帝国主义》这本书上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