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后又运至南京存放。1937年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京分院的文物又分3路运往四川、重庆,但有2900余箱未及在南京沦陷之前运出,运往川、渝的文物,1947年运回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运文物中的2972箱被运至台湾,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1951年后留在南京的文物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1万余箱,仍有2221箱封存于南京库房,由南京博物院代为保管。2.北平沦陷后,故宫博物院由总务处处长张庭济留守,沦陷之前国民政府对故宫留守人员的训令是“该院留平人员处境艰危自属实情目前应于可能范围内尽力维持仰即遵照。”故宫采取的具体对策是闭馆,仅留中路、内东路对外开放,直到1942年故宫五路全部开放,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任命祝书元为代理院长,公布了整理故宫博物院院务临时办法。1943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分类委员会,开始对现存文物进行整理工作。3.日据时期故宫文物的损失,主要是在北京“献纳运动”中损失的。1945年3月,侵华日军北京陆军联络部致函伪北京特别市市长,要求“北京特别市官民”,“献纳(供出)各自存有之一切铜类,以资直接增强战力,藉以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之确立。”根据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统计,“本院(沦陷期间)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外,计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4.我觉得,日军没有毁灭故宫,是基于国家战略来考虑的。日本侵略扩张的总战略是“大陆政策”,宣传口径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基于此,日本既然要全面控制亚洲大陆,就没有必要把占据的土地全部破坏;此外,从故宫在日据时期保持开放的情况来看,日本是将故宫作为一种宣传道具,毁灭故宫只会加强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反抗,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