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沧桑巨变20年
刚刚新鲜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97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1%,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0.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9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7.4%,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0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人硬凭着开放、开拓、开明的精神品格,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宁波实际的发展之路,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宁波现象”。
心齐气顺劲足实干
20年前,宁波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平凡港城,商埠小城,给人们的印象大抵只是历史上曾经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还有依稀江南人文背景,及稍有名声的泱泱北仑港。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宁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跃居全国前列,宁波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
尤其是近5年,宁波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这5年,是宁波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四个突破”,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在一系列战略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是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人们不曾料到,去年全球集装箱前30强港口中,拿下增幅“世界冠军”的,竟是后起之秀宁波港。加之“宁波制造”行销全球,世界最长的宁波跨海大桥开工建设,这座不喜张扬的江南港城,正成为经济舞台的世界级“选手”———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受到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展望未来,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对宁波的发展充满信心:搞好宁波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与宁波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科学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宁波的发展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宁波港迅速崛起,到去年底,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5亿吨,跃居世界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7万标箱,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五位,增幅连续5年保持第一。
改革开放全方位拓展。外贸出口大幅上扬,引进外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近5年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一年一度的浙洽会已成为宁波对外经贸工作的重要平台。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5年前的8.6平方米提高到17.1平方米,农村人均生活用房从37.6平方米提高到46.9平方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宁波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大城市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中心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市民道德水准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海曙区社区居委会全部自选,开创全国先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宁波市连续4年抽调市、县、乡三级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固本强基工作,夯实了基层基础,成效显著。
科教兴市取得新突破。“一号工程”实施以来,宁波市科教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宁波市去年的生产总值达1770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四位。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两年跻身国内大中城市前10强。
当前,宁波正处于从3000美元台阶向6000美元跨越的起点上。宁波市代市长毛光烈表示,今后5年是宁波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攻坚和爬坡的时期,更是不容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六大联动”步上新境界
在中央提出“五大统筹”后,宁波紧密结合实际,关键时期适时提出了“六大联动”。城乡联动,说到底就是一条:保护农民利益。
有了这个理念,宁波才会在全国率先全面减免农业税,率先取消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学杂费。实际上,宁波构筑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建起了一整套以老有所养,劳者有其岗、居有其屋和病有所医为目标的社会保障网络。
产业是构成城市实力的基础,产业兴则城市强。
推进产业联动,是“六大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立市,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在继续抓好先进制造业、临港大工业的同时,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以二产带动一产、三产,二产反哺一产,三产服务二产,推进产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整体竞争力。
港桥海联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联是统筹,动是落实。
以港兴市,抓住大桥建设和港口一体化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大桥经济和海洋经济,形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联动格局。建设国际性大港口,进一步确立港口的龙头地位;发挥大桥拉动全市经济的“加速器”作用,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构建“大桥经济圈”,拓展经济腹地;开发蓝色国土,培育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使海洋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内外联动坚持以开放促发展,进一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去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达67%,外贸占浙江省的1/4强,外贸顺差占全国的1/5,这标志着宁波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格局的确立。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生产生活生态联动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上,提高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联动效应,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双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就是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宁波的人文优势,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加快建设文化大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切实改变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疏导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7月21日 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