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生病的机会很少的,你那里是不是温度低啦?
(一)控制温度越冬室温度必须昼夜控制在20—30摄氏度。若温度降到15摄氏度以下,或忽高忽低,对蜗牛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室内加温,一般来说,上层温度高些,下层温度低些,近炉子热些,远炉子冷些,有3—5摄氏度的温差。因此,每隔一定时间要上下左右调换一下位置。蜗牛卵孵化要求温度26摄氏度左右,可把孵化箱放在上层或近炉子旁。成年蜗牛可放在中层,以利交配产卵,加速繁殖。1—4月龄蜗牛可放在下层养。
(二)控制湿度冬季,越冬室内的空气和饲养土容易干燥,应该每天在地面上洒1次水,对饲养土也至少每天洒1次与室温相当的温水,以保持湿润。也可采用在木屑炉上浇水的方法来提高空气湿度。
(三)调节空气越冬室面积小,放养密度大,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浊,这对蜗牛生长发育和繁殖极为不利。因此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四)饲料投喂可每日或隔日投喂1次,喂量应根据温度及蜗牛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五)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平时应注意观察,如发现蜗牛活动有不正常现象,应检查其是否有病或有天敌侵袭,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白玉蜗牛的病虫害就几种:
1、结核病
少食呆滞,甚至不吃不动,慢慢死去。预防为主,平时保持通风换气, 湿度不宜太大。
2、白点病
常卧在饲养土上,腹足干,足面上长出乳白色的粘膜层,成天缩在壳内,慢慢死去。用亚硝酸汞溶液每天清洗1~2分钟,连洗3天。
3、脱壳病
外壳脱落,严重会使内脏露出,慢慢死去。在箱底铺些菜园土,让其吃土中腐殖质补充钙或取旧石灰磨碎,让其摄食。
4、烂足病
颜色苍白、呆滞,长时间附着在物体上不吃不动,1周死去。用0.04 %高锰酸钾对腹足消毒,随后涂金霉素药膏1次/日,连用3~4天。
5、长期处于半休眠状态
可用0.04%食盐水或苏打液冲洗杀菌,或用0.25kg氯霉素或金霉素拌0.25kg精料连喂几天。
6、粉螨
即壁虱,寄生在蜗牛软体部分,使之逐渐消瘦死亡。更换饲养土,用30%三氯杀螨矾或20%虫卵脂400倍液拌土。
7、蚂蚁
主要是红褐色或黑色小蚂蚁,可用骨头诱杀或用氯丹
如果不是温度和湿度,那就是土壤和饲料问题.
1.饲养土的制备
①复合菜园土
未污染的田园土30%、沙土30%,黄沙20%,煤渣灰15%,石粉5%, 混合粉碎,经太阳曝晒3~5天消毒、杀虫后,过筛,然后加水使湿度在40%左右,即一捏成团,一击就散。盆内土厚度为:成蜗10cm,生长蜗7cm,幼蜗3cm,饲养1~2月更换1次。
②海绵替代法
在池、箱等底部铺1层5cm的海绵,并保持4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 每天清理残食,每3天清理1次粪便。
2.饲喂方法
对1月龄内的幼蜗,应喂些鲜嫩菜叶,精饲料用开水烫软粘在菜叶上, 每天喂1次,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30℃,日夜温差不宜大,喷水时不要直喷幼蜗。 生长蜗除青料外,要多投精料, 并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剂。 每天饲喂量为蜗牛体重的7%~10%。饲料应放入食架或食盆,以便清理残渣。 放养密度随个体增加由密到稀,每平方米400~200只。60×30×25cm的饲养箱可入养100只,5~6个月后, 壳高4cm,体重40g以上时即可采收。
1、结核病:症状通常是不吃不喝为主,慢慢死亡
2、烂足病:足部腐烂,一星期死亡
3、脱壳病:壳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