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篡夺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中的重要事件,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刘备死后,司马懿篡权,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至于司马懿为什么篡魏,诸葛亮为什么不篡汉,值得探讨和认真分析。
首先,篡位问题,或者说皇权争夺的问题,与统治理念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魏晋政治理念开放,而蜀汉传统政治观念较强,魏晋篡位实属正常,而蜀汉要发生篡位的事,没有理由,不可能发生!
汉末魏晋时期,传统经学观念式微,玄学思潮兴起。从统治哲学的观念来看,一方面,汉唐沿袭下来的传统观念仍有一定的影响,儒家经典虽然受到很大冲击,但仍有其影响,儒家的“道统”、“仁政”观念在士大夫中仍有相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汉末经学受到冲击,经学与新观念处于激烈碰撞的局面,政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有守旧,又有创新。
曹操(剧照)
曹操开创的魏国在思想上相对解放。曹操不拘一格的用人,不太重视道统。当时的曹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具有“文学自觉”的观念,因此在政治思想上更为开明开放。而这一思想也影响了司马氏集团。因此,无论是曹实还是司马师,无论是对旧政治传统还是对儒家“正统”的关注都较少,他们主要是以现实的政治需要为行动的主要目的。所以司马懿篡魏,就像曹操篡刘汉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有实力可以当皇帝,没能力可以远离,这是常识。
刘备开创的蜀汉政权与曹魏的有很大不同。刘备的儿子,汉景帝以西的中山王静刘胜,自称是汉献帝的叔叔,所以刘备被称为“刘皇叔”。很明显,刘备搬出这个身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汉朝皇室的正统后裔,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此外,蜀汉集团的政治旗帜是“复兴汉朝”,所以他们特别重视正统和儒家正统。刘备集团之所以称曹操为“汉贼”,是因为曹操是汉政权的篡位者。他们站在汉朝正统的立场上,以刘朝的政治标准来看待曹操。刘备经常装义气,经常讲恢复汉室,这是基于传统的继位观念。刘备知道,只有这样,他才能拥有比曹操、孙权更丰富的政治资源、更大的政治优势,以及思想正统的汉朝老臣老学者的支持。
刘备和诸葛亮(剧照)
刘备“三请诸葛亮”,立诸葛亮为军师,目的是复兴汉朝。诸葛亮出山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帮助刘备复兴汉朝。作为刘备汉室皇室的正统后裔,是吸引诸葛亮出山的重要条件。正是因为刘备决心复汉,诸葛亮才会想尽办法帮助他。所以诸葛亮的重要任务就是北伐中原,歼灭汉贼,复兴汉朝。为了这个目的,诸葛亮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诸葛亮有很强的儒家观念,他欣赏管仲和乐毅,是因为这两位古代著名的大臣才华横溢,足智多谋,忠于职守。此外,刘备和诸葛亮都举起了忠义的大旗,这是蜀汉文武大臣紧紧追随刘备和诸葛亮的主要原因。
在韩曙集团中,有这样一种正统的政治氛围,有这样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有这样一面旗帜作为其政治目的,这就限制了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篡位的政治资源和理论借口的匮乏。而且从诸葛亮内心来看,忠于汉朝,协助汉朝子孙复辟汉朝,是他的天职。试想,如果诸葛亮篡位,会不会引起韩曙集团所有文武官员和人民的反对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魏晋时期,两次政治事件非常相似。曹氏家族赢了汉家,司马家族后来赢了曹魏世界;汉末曹实从刘手里抢了皇位,司马氏从魏曹实手里抢了皇位。两大历史事件非常相似,历史剧的演绎非常神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臣纷争。曹操抓住机会,把汉献帝和官员迁到许昌。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一扫群雄,统一北方。汉朝皇帝被北方疆域很大的曹操控制,汉朝名存实亡。而曹操,以他掌控的实力,想篡位轻而易举。然而曹操英明远见,从未篡位。因为曹操知道自己可以当皇帝坐,但当时坐不如不坐。如果曹操从王维变成魏帝,很多诸侯都会以他为榜样,成为皇帝。这样一来,混乱就更难控制了。曹操说:“如果命运在我,我就是周文王。”很明显,曹操只想做王维,不想做“魏帝”。在他看来,“做皇帝”很好。为什么要有很多人骂他篡位,为什么要引来各种势力的攻击?
曹操选择了曹丕为接班人,知道儿子政治野心很大,也知道曹丕没有完成的事他会去做。果然,曹丕继承了王维统一后,迫不及待地要逼韩献上皇帝禅让的大礼。
曹皮(剧照)
但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对司马懿都不够警惕,尤其是曹丕没有记住曹操的指示,不让司马懿接掌兵权,而司马懿却能韬光养晦,万幸长命百岁。后来为了回应曹操的梦想,曹魏政治上真的发生了“三马一槽同食”。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极力隐瞒。他保持低调,只是一个诺诺,并没有表现出狰狞。他紧紧地夹住狐狸的尾巴。但是,曹操和曹丕死后,司马懿开始露出狰狞的面目。这是曹丕死前重大失误的罪魁祸首。他委托傅将军司马懿和将军曹真、镇军将军陈群协助继承王位的曹睿。曹睿即位后不久,升任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后来司马懿率兵镇守宛城(今河南南阳),任荆、豫州军政,使司马懿在魏国腹地控制了荆、豫州,司马懿成了。
司马懿(剧照)
后来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曹睿命司马懿屯兵长安,指挥关龙两军攻打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不久,曹睿任命司马懿为太尉掌管魏的军权,这实际上为司马懿篡位提供了军事条件。
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睿病死于洛阳。八岁皇帝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将军受遗诏辅佐。曹爽采纳谋士建议,接司马懿兵权,提拔司马懿为师。司马懿又开始隐忍了。他装病不上朝,欺骗了曹爽。
后来,曹爽和他的两个掌管军事大权的兄弟跟着魏少弟出城去见明帝和平岭。司马懿趁机轰轰烈烈的发动政变,逼迫太后下令,抢夺军权,控制京师,最终灭了曹爽三兄弟全家,灭了曹爽所有党羽。从此,魏的军政大权就落到了司马懿的手里。之后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继续执掌朝政;后来,在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指示他的亲信贾充计划禅宗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司马昭的心众所周知!”司马昭没能像他父亲那样长寿,不久就去世了。司马燕继承了王位。他效仿曹魏逼汉献帝,逼曹桓退位,改国号为晋,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硅镁层
至此,司马懿忍气吞声,蓄谋已久。经过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努力和扩张,司马燕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司马师取代了曹石成为皇族。
综上,魏晋有篡位的“传统”。当年曹操和曹丕是怎么篡位的?后来,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燕篡夺了曹氏的王位,非常相似。所以司马师篡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蜀汉,政治生态是完全不同的。诸葛亮不能像曹父子、司马师那样篡夺的王位。蜀汉不仅没有魏晋那样的篡位政治传统,而且当时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几位前将军也相继去世。诸葛亮身体不好。与当时的曹魏相比,蜀国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如果诸葛亮篡位,引起蜀国内乱,蜀国就会被曹魏或吴栋所灭。结合上述政治理念、旗帜宗旨、诸葛亮的追求、性格等原因,可以得出诸葛亮不能篡位的结论!
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不同,诸葛亮有自己的操守,在面对托孤的情况,还能保持本心,继续辅佐刘禅
因为诸葛亮对刘备非常忠诚。诸葛亮只想辅佐刘备复兴汉室,没有想过代汉自立,所以他没有篡汉。
二人的品性不同。司马懿就是个奸臣,曹魏一直对他不薄,但最后他还是反叛了,而诸葛亮是一个忠义之人,与司马懿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