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
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称“振掉”、“颤振”、“震颤”。《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掉”字,即含震颤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基础。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瘪疚,其势为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入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痣疚有别。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进而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病之轻者,或可用补金平木、清痰调气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风手足弹拽,星附散、独活散、金牙酒,无热者宜之;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有热者宜之;气虚而振,参术汤补之;心虚而振,补心丸养之;夹痰,导痰汤加竹沥;老人战振,宜定振丸。”中肯地论述了本病的发病特点、预后和治疗。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
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治法宜“清上补下”。至今上述治法仍有临床价值。追至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颤振》在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
对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预后有了较全面的阐述,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淤、虚所致,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认识日趋充实。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谢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年老体虚
中年之后,脾胃渐损,肝肾亏虚,精气暗衰,筋脉失养;或禀赋不足,肾精虚损,脏气失调;或久病体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情志过极
情志失调,郁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于调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畅,气滞而血淤,筋脉失养;或肝郁化火生风,风阳暴张,窜经人络,扰动筋脉;若思虑太过,则损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养;或因脾虚不运,津液失于输布,而聚湿生痰,痰浊流窜经络,扰动筋脉。
3.饮食不节
滋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而动风;或滋生内热,痰热互结,雍阻经脉而动风;或因饥饱无常,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致使筋脉失养而发为颤证。
4.劳逸失当
行役劳苦,动作不休,使肌肉筋膜损伤疲极;或房事劳欲太过,肝肾亏虚,阴血暗损,虚风内动;或贪逸少动,使气缓脾滞而气血日减,筋脉失于调畅而不得任持自主,发为颤证。
二、病机
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阴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或痰浊、淤血雍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或热甚动风,扰动筋脉,而致肢体拘急颤动。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主身之筋膜”,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
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其中又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
虚风动、淤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
肝肾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若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载木,亦可致风木内动。
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
风、火、痰、淤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痰、淤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痰、淤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气虚可转为阳虚,气滞、痰湿也可化热等。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淤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现象。颤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淤。风以阴虚生风为主,也有阳亢风动或痰热化风者。痰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成,或热邪煎熬津液所致。痰邪多与肝风或热邪兼夹为患,闭阻气机,致使肌肉筋脉失养,或化热生风致颤。火有实火、虚火之分。虚火为阴虚生热化火,实火为五志过极化火,火热耗灼阴津,扰动筋脉不宁。久病多淤,淤血常与痰浊并病,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致筋脉肌肉失养而病颤。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二、病证鉴别
颤证与瘛疭的鉴别:瘛疭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而无肢体抽搐牵引和发热、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三、相关检查
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因脑部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眼底角膜色素环(K一F环)检查,血铜、尿铜的测定和肝功能的检查,有助于因铜代谢异常性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检测T3 和T4及甲状腺机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淤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但病久常标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主次偏重。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雍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下篇各论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三、证治分类
1.风阳内动证
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
治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前方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震颤,烦躁,眩晕者;后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舒筋止颤作用,适用于水不涵木,阳亢化风,风阳扰动筋脉之颤证。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砺镇肝熄风止颤;生地黄、白芍、玄参、龟板、天门冬育阴清热,潜阳熄风;怀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黄连、山桅清热泻火;夜交藤、获神宁心安神。肝火偏盛,焦虑心烦,加龙胆草、夏枯草;痰多者加竹沥、天竺黄以清热化痰;肾阴不足,虚火上扰,眩晕耳鸣者,加知母、黄柏、牡丹皮;心烦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丹参养血补心安神;颤动不止,加僵蚕、全蝎,增强熄风活络止颤之力。
2.痰热风动证
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院痞闷,口苦口豁,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机概要: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代表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肝风之颤证。
常用药:半夏、胆南星、竹茹、川贝母、黄芩清热化痰;羚羊角、桑叶、钩藤、菊花平
肝熄风止颤;生地、生白芍、甘草育阴清热,缓急止颤;橘红、茯苓、枳实健脾理气。若痰湿内聚,证见胸闷恶心,咯吐痰涎,苔厚腻,脉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湿豁痰;震颤较重,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心烦易怒者,加天竺黄、牡丹皮、郁金;胸闷脘痞,加栝楼皮、厚朴、苍术,肌肉麻木不仁,加地龙、丝瓜络、竹沥,神昏呆滞,加石菖蒲、远志。
3.气血亏虚证
头摇肢颤,面色苍,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证机概要:气血两虚,筋脉失样,虚风内动。
治法: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代表方:人参养荣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补益心脾,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虚风
内动之颤证。
常用药:熟地、当归、白芍、人参、白术、黄茂、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养血;肉桂助阳,鼓舞气血生长;天麻、钩藤、珍珠母平肝熄风止颤;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气虚运化无力,湿聚成痰,应化痰通络止颤,加半夏、白芥子、胆南星;血虚心神失养,心悸,失眠,健忘,加炒枣仁、柏子仁;气虚血滞,肢体颤抖,疼痛麻木,加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
4.髓海不足证
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髓海不足,神机失养,肢体筋脉失主。
治法:填精补髓,育阴熄风。
代表方: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重在益气,填补精髓,适用于肾精亏损,神机失用,肢体震颤伴有智能障碍者;后方增液滋阴熄风,用于热盛耗伤阴津,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证。
常用药:龟板、鳖甲、生牡砺、钩藤、鸡子黄、阿胶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麦冬、麻仁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润燥;人参、山药、茯苓健脾益气,化生气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以安神。若肝风甚,肢体颤抖、眩晕较著,加天麻、全蝎、石决明;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躁动失眠,便秘溲赤,加黄柏、知母、丹皮、元参;肢体麻木,拘急强直,加木瓜、僵蚕、地龙,重用白芍、甘草以舒筋缓急。
5.阳气虚衰证
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筋脉不用。
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代表方:地黄饮子加减。本方主要补肾助阳,以温煦筋脉,用于肾阳衰微,筋脉拘挛,颤抖不止。
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补肾温阳;山萸肉、熟地黄补肾填精;党参、白术、茯苓、生姜补气健脾,祛痰除湿;白芍、甘草缓急止颤。大便稀溏者,加干姜、肉豆蔻温中健脾;心悸者加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
可能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是否在静止或安静时出现明显,甚至加重,而活动后减轻,不过还是建议她去医院做一脑电图。以明确诊断,早治疗。答案仅供参考
每天喝6至8杯水: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可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的感染,能防止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