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结局众所周知,秦国扫六合一统天下。除了秦始皇外,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张仪。在很多影视剧中,张仪一角色都十分受观众喜爱。
在《芈月传》中张仪是秦惠文王宰相、苏秦的同门师兄弟,主张连横战术,机智过人、毒舌自傲、能言善辩,被誉为“战国第一利嘴”。因芈月多次帮助张仪化解危难,且两人在智慧与谋略方面都旗鼓相当,于是日渐建立起了表面上是同进退的政治同盟,私下里却是彼此欣赏的知音关系。
而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又是辅佐秦君赢驷以邦交为主、伐战为辅的外交策略。首创连横的作战方案,以横、破、纵。张仪与犀首的合纵连横之战成为该部的主旋律。
据了解,张仪这一角色是根据历史上同名大臣而设定。他是一名伟大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本是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
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诸侯。后来,苏秦说服赵肃侯,而得以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但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苏秦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攻打并占领了蒲阳。张仪趁机劝说秦惠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于是,秦惠王就任命张仪为相(古代官名),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张仪一生的主要功业是帮助秦国推行连横之术,破坏东方各国发起的旨在进攻秦国的合纵之策。具体说来,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主要以舌辩为武器以游说诸国,一生中的两大战场分别是魏国和楚国,他的外交功业也主要是建立在与这两国打交道的过程中。
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赢荡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尽管张仪不讲信义,在外交场上运用欺骗伎俩,为人们所不齿,但仅从一个使者的角度来看,他是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外交任务。而且作为纵横家的一代鼻祖,他开创了一个局面,为后世的外交家们在辞令和外交技巧等方面提供了一种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