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红楼梦的几个题目。

2024-12-17 01:31: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可以说李纨没死,而且按十二金钗的预言她不但没死而且还是老来有福之人,理论上是贾兰做官,李纨晚年享清福,这一点毋庸置疑。
  至于探春理家:
  王熙凤生病,贾府大观园无人打理,是探春理家的背景,它的难度比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探春只是王夫人指派的三人"临时内阁"成员中的一员,而且还不是"一号首长",权力有限,财力更为有限,可以想像,她走上前台,打理家事的目的,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一份朴素情感和责任,"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这是她的抱负,即使在家也要干不比男人差的事业,因为她着眼的是家族的未来,家族的发展。

  同是理家之事,因为目的不同,条件不同,人物表现出的胆识和勇气也不同,与王熙凤相比,探春的豪气和勇气可见一斑,她的胆量更是怎一个"敢"字能够说得尽!

  第二步,是从事件的过程出发,比较两人理家的异同,对比理家方式方法,彰显人物个性特点,突出探春一个"智"字。这里的比较,是将两人在理家过程中最突出的管理表现进行对照,看她们在解决矛盾、处理关系和争取利益等方面表现出什么样的个性差异的。

  探春和王熙凤能够被推上贾府的管理舞台,自有其被众人认可的相似的才华和能力:一是她们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二是她们都有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三是她们的行事风格相似,亲力亲为,雷厉风行。

  但在解决复杂矛盾事件上,两人方式截然不同。探春是遇到矛盾迎着走,正人正己,不避亲疏。探春理家,件件是难事,赵国基死亡付赏银难,蠲免贾环、 贾兰、宝玉月银难.蠲免每位姑娘脂粉钱难,这些事涉及了亲舅舅、亲兄弟、亲侄儿、亲姐妹还有自己亲身的利益,一般人避之犹恐不及,探春却知难而进,且正人先正己,擒贼先擒王,表现得那么大公无私,探春驾驭复杂局面是得心应手。凤姐则是遇到矛盾绕着走,八面玲珑,权谋一流。她协理宁国府,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她处罚的只是一个迟到了的没有势力的倒霉蛋。相反,她八面玲珑,欺下瞒上,满盘皆赢,贾珍跟前送人情,王夫人面前露才情,宝玉面前给面子,贾母面前讨欢喜。处理事也是罚懒不奖勤,连一句奖赏的话语都不肯付出,只说"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在她看来,最大的麻烦和矛盾不是别人的怨恨,而是自己得不到好处;最大的满足不是能够得到众人的赞赏,而是自己能够捞到实惠。

  在处理关系尤其是与人合作关系方面,两人也各不相同。探春精于合作,善于协商,博采众长,深孚众望。在大观园承包等重大决策出台过程中,探春没有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与李纨、宝钗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协商,甚至还让平儿去征求了王熙凤的意见,在意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她开始了这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 此得到大家的拥护。而凤姐是杀伐决断,独断专行,严刑峻法,天怒人怨。王熙凤处事不喜欢商量,自小的杀伐决断,出阁后的历练老成,在管理上都表现了出来,她事无巨细,一人决断,说一不二,威重令行,严刑峻法,没有通融。下人迟到了,她"顿时放下脸来",打了二十板子,革了一月银米,还以每天二十板子的"涨价"对他人进行威吓。她在索取贿赂时所说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更是独断专行最赤裸裸的心迹表露,天怒人怨,在所难免。

  在争取经济利益的问题上,两人更有天壤之别。探春理家,考虑的是大家的经济利益,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凭借的是惠泽家族众人的情和理。探春在大观园的管理中提出了承包制的管理方案,把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改造成了生产性的种植园,这项开源节流、兴利除弊的举措,为贾府找到了一个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它惠泽的是家族中的众人。而凤姐行事,着眼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权钱交易,假公济私,依靠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和权。净虚托事,凤姐先索银三千,又瞒天过海,借贾涟名欺骗节度使云光,拆散了金哥的亲事,最终夺走了两个年轻的生命,这场弄权营私让她捞足了一把。她一反常态地派平儿来为赵国基赏银之事说情,也是为己考虑,做个顺水人情。她一箭双雕,既为难探春,又缓和与赵姨娘的紧张关系。她之所以敢这样做,靠定的是贾母和王夫人两座靠山,"挟天子以令诸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任何事在她眼里都没有"利"来得重要。

  两个人在理家方式方法上的差异,既体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更体现了探春高于王熙凤的果敢、精明和清正,这就是探春的"智",为人处事,身正为上,公心为上,这点上,探春比凤姐高明许多。

  但这样的比较还只是一个平面的比较,要拓展下去,就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充分挖掘事件的内涵,探究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动机,才能拓展人物形象的理解空间,突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比较的第三步是:探究理家性质意义,体悟作者创作目的,总结探春一个"敏"字。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个重“理”,一个重"管",它们的最大不同是:一个具有改革和创新性质,一个只是治理和整顿的性质。探春是从制度的创新层面上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合理的,予以继承,不合理的,不管是谁制定的,涉及到谁的利益,她都要改正。承包责任制的推出,尤其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王熙凤则是从制度的执行层面上对原有的体制 进行强化,最多是力度大一些执行严厉一些而已,没有改革和创新,改革和创新制度是要限制人的,也是要限制权力的,她不需要这些,她需要的是能够保证底下人对她的权力的敬畏和服从。

  探春理家的结果是不了了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则是大获成功,这与她们的权力基础和地位是稳固有关,与她们是否为醉生梦死、愚钝庸碌的当权者的切身利益着想有关。

  这种结果差异,实际上表达了饱经世事沧桑的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从凤姐理家到探春理家,反映了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即贾府由于统治人才尤其是男性统治人才的缺失,家族开始走向衰落了。探春和王熙凤作为女性能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只是暂时的。王熙凤比男人强,然而比男人更贪,她是擎天之栋梁,更是塌天之蛙虫。探春理家,接予的是凤姐治理下的大观园,根本无法治理好,即使她有心,其他的人也不会让她有力,贾府实已无人能治,大势已去,所以说,王熙凤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强权的憎恨和对人性丑恶的鞭挞,探春的形象则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失望。

  探春就像是黑铁屋中吹起的一缕清风,她能看出这个家族的未来走向,极力为它开出疗救的良方。探春较之于王熙凤,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她的"敏",她的敏锐而深邃的目光,她的内心深处强烈的兴家救世责任感,她的大公无私的非凡勇气,她的大刀阔斧的出众才华。探春的失望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改革期待落空的无奈。

  至于紫鹃是本人最欣赏的丫鬟,对她的爱慕更甚于晴雯袭人……
  紫鹃她有一个特点,她最了解黛玉,由于黛玉体弱多病,又爱生气,动不动就掉眼泪,所以谁都不敢说她,一说她就哭。你们可注意一下,整个《红楼梦》当中,谁敢说黛玉?就是紫鹃,而且紫鹃对黛玉的批评还特别重,分量特别重。另外,特别高明的在哪儿呢?紫鹃最懂得怎么样才能让这黛玉接受她的批评。紫鹃是丫头,黛玉是主子,是小姐,紫鹃她就有办法让黛玉接受,她话说那么厉害,黛玉还没辙,这就显出紫鹃的不凡了。比如说,二十九回,由于张道士给宝玉提亲,那么这事回来以后,黛玉知道了就不高兴了,就哭哭啼啼了,那么就跟宝玉生气了。宝玉呢,也急了,宝玉心想,我那么爱你,你还不信任我,宝玉气就,砸那个玉。结果好,弄得是嚎啕大哭,俩人都哭。哭完以后,俩人又都后悔。结果紫鹃就直截了当地说这黛玉,她说:“别人不知道宝玉的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吗!”她说:“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丫头批评小姐“浮躁”。她说,别人不知道宝玉那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意思就是说,你“浮躁”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浮躁”,你老不信宝玉。这批评分量不轻啊!黛玉当然不服,结果紫鹃就具体分析了,她说,那天你还把宝玉挂那块玉的那个穗子,那是黛玉织的,当时夺过来剪了,就批评她这事做得不好,是误剪,而且责怪宝玉了。紫鹃说:“宝玉若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常要歪派他。”这话是句句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得比刚才更重了,刚才不过说“浮躁”,现在说“小性”、“歪派”,而且是“七分不是”--主要责任在你。结果,这时候外边有人叫门,紫鹃一听,就知道是宝玉来了,而且她一猜,知道宝玉准是来赔不是。黛玉说:“不许开门。”紫鹃就说:“姑娘又不是了。”你看,又批评她。所以,她们的位置等于颠倒过来了,紫鹃成了小姐了,姑娘又不是了。我们看,下面紫鹃怎么说,她说:“这么热天毒日头底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紫鹃知道黛玉最爱宝玉,你把宝玉晒坏了,你忍心吗!这话一说,黛玉果然心动了,紫鹃开门去了,完了宝玉进来赔不是了。紫鹃明白,宝玉就是黛玉的一切,所以紫鹃总是处处以宝玉对她如何好来打动她,不能让宝玉受苦来打动她,谁也降不了黛玉,真是“一物降一物”--紫鹃就能把黛玉给降了。

  紫鹃更是为黛玉终身大事呕心沥血的人。第五十七回,情辞试莽玉写的真切。而在床头(电视剧中是和黛玉同床,可见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小姐和丫头)和黛玉的贴心话更是让人心酸。夜间人定后,紫鹃已宽衣卧下之时,
  悄向黛玉笑道:“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那样起来。”黛玉不答。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黛玉听了,便说道:“这丫头今儿不疯了?怎么去了几日,忽然变了一个人。我明儿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说着,竟自睡了。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

回答2:

1 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这一回是对探春性格能力刻画的重点章节
2 57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紫鹃为了试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故意说黛玉要走了什么的 把宝玉吓的不轻

李纨没有死 她儿子也没有吧 反正后面也不是原著了 谁知道曹公本来怎么安排的呢~

回答3:

1 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这一回是对探春性格能力刻画的重点章节
2 57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紫鹃为了试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故意说黛玉要走了什么的 把宝玉吓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