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同在一个舞台,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臣子;有的人是将军,有的人是士兵,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而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客观精神 ——对自身命运所充满的渴望与焦虑,却是相同的。应用以上阐释学的精神,在笔者眼中,曹操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演员:他能够准确定位其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作为时代的宠儿,他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曹操以其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吸引笔者走进他的生活,他的时代。
一、关于曹操性格及价值取向
要想了解曹操他对命运的渴望与焦虑是什么,“要想理解他的生命,我们就必须把这种生命的各个组成部分,与他实现某种绝对的价值观念、实现某种无条件的最高的善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进行回顾,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把握他以前的生命的某种特征所具有的意义;我们所发现的并不是发展,而是他为不断脱离他的生命所具有的这些转瞬即逝的满足进行准备的过程”。①形成过程是生命所具有的一个一般的特征。笔者个人认为,曹操是一个充满了矛盾性格的实用主义者,他的成功是由于他有反道德、敢冒险的痞子精神,这种精神恰恰顺应了历史潮流发展的需要。正基于此,本文希望从曹操的性格及价值取向形成的过程入手,从一个侧面体现其生命的意义。
(一) 一个实用主义者
在本文中,笔者不赞成近来史学界拨乱返正般地将曹操从法家的神坛上搬下来,又供奉于大成殿上,归入儒家士大夫的群落。虽然曹操幼时熟读儒家的经典,又以举孝廉入仕途,但他的行事作风却是一个十足的趋利赴势的实用主义者,无论是儒、道或是法的思想,不过是他在实用主义的“体”上所产生的“用”。
首先,曹操是一个反道德,反传统的人,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则是肯定传统,肯定道德。
“德”和“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
黄帝修德振旅②
五帝用德治③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④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①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 艾彦,逸飞译 第31页 中国城市出版社
②《史记·五帝本纪》
③ 桓谭:《新论·王霸篇》
④《孟子·告子下》
⑤《论语·学而第一》)
杀人之中,又有礼焉①
可见,“礼”和“德”的核心在于伦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②而这一切的一切,在曹操的行为中,没有任何的表现。
时人给了曹操这样的一个白描:
太祖为人佻易无危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革,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③
文章中描述的不是一个位极人臣的士大夫庄重形象,而是一副无赖的癖性和小人得志的嘴脸,使曹操极富个性化的着装、谈吐跃然纸上,作者提出的“轻易”二字,与儒家“慎笃”的行为规范形成了鲜明对比。魏晋时期,极重个人风度和外貌的品评,这段关于曹操的白描,不仅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人们对曹操反传统行为的不认同;还从另一个角度——生活细节,体现了曹操不遵儒道的性格本质和行为作风。
至于曹操的行事和言语,更是大违儒道:他薄义寡信,“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④他奢僭擅权,“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⑤ 他诡谲嗜杀,“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⑥……而他身边之人,可以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⑦之辈,
(① 《礼记·檀弓下》
② 《中庸》
③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中华书局1959年版 第54页
④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参见:范晔:《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卷七十四上 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⑦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49页)
用孔子的话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①曹操的品行也可想而知,让人不敢恭维了。
其次,在曹操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实用主义精神。这种“实用主义”并不同于近代以来,被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94-1910,美国哲学家)等人所上升为哲学范畴的概念,而是一种方法:它注重的是收获、效果和事实,而不是原则、范畴和假设。用曹操自己的话可以概括为:“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②
(建安元年)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邺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③
曹操处心积虑的迎来了汉献帝,无非是想提高声名以号令天下,然而知道袁绍的不满,曹操立刻忍气吞声的把大将军之位让与他,这样不仅满足了袁绍的虚荣心,让群雄将妒忌的目光投向了他,更安定了后方,使自己有时间、有精力消灭朝中异己,并蓄积力量以图将来。
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曹操)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仇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④
(① 《周易·系辞上》
②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33页
③ 范晔:《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④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16页)
曹操也素来与杨、孔等有隙,本可做个顺水人情,杀掉杨、孔等人,再将事由推给袁绍,但他为了安定人心,不授人以话柄,终于暂时做出了另一种更理智的选择,但时隔几年,曹操带政局稳定之后,杨、孔等仇人一个也没有放过。所以史家也感叹道:“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哉!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矣。”①
人们对曹操非议最多的,莫过于他专兵擅权,曹操自己心理也很清楚,虽然他时常有“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②的惆怅,但是他同时考虑到: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③
曹操即便是真的想归隐田园、忘情山水恐怕也是行不通的,权利这只老虎,人骑上它,他可以听你的差遣、驱驰,但当人一旦从虎背上下来,交出了权杖,那只平时受够人鞭策的权利之虎,注定会磨牙吮血般地冲向那个曾经的主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骑虎难下的道理。曹操深知此理,带着无限的对田园生活的遗憾,带者无助的争权夺利的苦闷,夜以继日的操劳在名利场上。
不仅这几段史料,还有诸如他的《求才三令》,“持满如不盈”④的乐府诗、“是儿欲踞我著炉火上耶”⑤这样与臣僚的对话等等,关于曹操实用主义的言语和行为,可以说举不胜举。
(①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17页
② 《却东西门行》 见《乐府诗集》卷三十七 转引于《三曹诗文全集译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7年版
③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33页
④ 《乐府诗集·善哉行》见于《三曹诗文全集译注》
⑤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52页)
(二)矛盾的多重性格
“中国人所谓的心术,是一种没有心肝的统治手段,残酷地进行欺诈和暴力行为……心术越高,他心中的人性越少,如果他让心术和人性共存,那么,他将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性格。”①曹操的矛盾的多重性格正是这种心术与人性共存而产生的性格,“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性格”。
曹操既嗜杀成性,却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一方面他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杀人屠城:
(袁)术走襄邑,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②
太祖征(陶)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③
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④
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⑤
……
而至于他抄家灭族,简直不可盛数: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董)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⑥
太祖杀(边)让,族其家,(袁)忠、(桓)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⑦
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⑧
遂将后(伏氏)杀之,(完)[兄弟]及宗族死者数百人⑨
……
(①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参见北国之春网站扫描 (www.bgzc.com)
②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10页
③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第249页
④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25页
⑤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45页
⑥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5页
⑦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55页
⑧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27页
⑨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44页)
另一方面他爱民如子,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①
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②
女年七十已上无夫子,若年十二已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手不能动,足不能行,而无妻子父兄产业者,廪食终身。幼者至十二止。贫穷不能自赡者,随口给贷。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复不事,家一人 ③
……
可见,曹操并没有被心术和利益泯灭了人性的真与善。
曹操为人谲诈,遇事多疑,对待身边的人冷漠无情,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④
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⑤
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⑥
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⑦
但却又时常真情流露,表现得待人诚恳、感恩怀德、至真至性:
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⑧
(① 《乐府诗集·蒿里》见于《三曹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②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32页
③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51页
④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2页
⑤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55页
⑥ 同上
⑦ 同上
⑧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第27页)
太祖病困,自虑不起,叹曰:“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丁夫人的养子曹昂,为救曹操而亡)若问‘我母何在’,我将何辞以答?”①
(苏)东坡云:“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②
再比如曹操对待生死的态度也有很大的矛盾。曹操看淡死生
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③
留下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④的名句,他曾主张妻妾在他“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⑤但当他临终的时候,又改弦易辙的说:
吾婕妤妓人皆著铜雀台。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璤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作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⑥
如此愚昧的行为给后人留下了“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只合当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⑦的讽刺。
曹操矛盾的多重性格还在其他很多方面有表现,如他可以不记前嫌,重用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将反复无常的张鲁一家封为列侯,但又睚眦必报,如戕害与他有矛盾或言语上得罪于他的边让、袁忠、孔融等,又如曹操杀人时残忍无比,事后又心有不忍,他将杨修杀了,又带着重礼去探望其父杨彪,他逼死荀彧、荀攸,又下令褒奖他们,厚待他们的后人。他的这种行事作风,有的人认为是出于大局和政治需要的考虑,有的人则认为是其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笔者较为倾向阐释学关于人物性格的解释:
无论过去的成份还是现在的成份,都与以某种系列的形式存在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而这种经验系列则通过这些关系被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由于记忆过程包括着认识过程,因此,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任何一种东西,都由于再现了它以前的某种经验,而与这种经验联系在一起。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也都由于这种经验系列所安排的潜在的可能性的领域,而可以与这种系列联系起来。①狄尔泰的这种生命历程的心理生活的连续性的观点,正是阐述曹操出身对于其性格以及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的最好的哲学论断,这使笔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他的出身上。
(① 《三国志·魏书五·武宣卞皇后传·裴注》 第157页
② 《韵语阳秋》卷十九
③ 《通典》卷七十九
④ 《乐府诗集·龟虽寿》见于《三曹诗文全集译注》
⑤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裴注》 第33页
⑥ 《文选》陆机《吊魏武文序》见于《三曹诗文全集译注》
⑦ 罗隐:《铜雀台》见《全唐诗》六百五十六卷)
疑心太重,想人才都为己用,但同时也在防范小人。
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办事果断,机智,又谨慎,又心细,等优点~~~
比起刘备,孙权,我更喜欢曹操这类人~~~
在外貌上有些自悲,但也可以体现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相貌不佳!也会为了国家的形象,而找人暂时代替自己,可见对自己的国家也非常的负责任!
最后把使者杀了是一种不讲理的行为,这说明了他身上一种多疑的心态和乱世中不可缺少的霸气!
虽然这件事成为无数后人辱骂曹操的把柄,但这个故事本质的表现了曹操身上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气势!
直描
靠!这个问题你也能提出来!难道是看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