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杂音则是由于心脏本身有病变的表现之一。在小儿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等。心脏本身的病变及瓣膜开闭异常,血液在流动时产生异常湍流漩涡引起杂音。这类杂音粗糙、响亮传导范围较广,病变部位杂音最响。常常伴有气急、出汗多、心跳快等症状,体力不如同龄儿童。有些小儿还有嘴唇青紫,轻微活动、走路便想蹲下休息,或有关节酸痛等症状。通过作心电图,左右心导管检查、心知管造影、B型超声波、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等检查都能协助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有经验的儿科医师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来区分小儿心脏杂音的性质并不困难,所以,如果孩子心脏有杂音,可到医院诊治或咨询。生理性杂音不需任何处理,功能性和病理性杂音要及早治疗。
心脏杂音可分为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收缩期杂音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之分,范围较局限,是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杂音。其声音轻而柔和,呈“吹风样”,持续时间短,大多发生在运动后、情绪激动或发烧时。舒张期杂音是心脏扩张时产生的杂音,听起来响亮而粗糙,持续时间较长,声音传导较长、较广,它几乎都是属于病理性的,一般表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杂音的产生主要有下列原因:
血液黏滞度改变
如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黏滞度降低,血液流动时发生漩涡,可产生杂音。
血液流动速度改变
由于某种原因使血流速度加快,漩涡增多,可产生杂音或使杂音加强。有的人在安静时听不到杂音,运动后可听到明显的杂音;有的人在发烧时,由于心肌收缩力加强,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而产生杂音。
心脏瓣膜狭窄
血液通过狭窄的或关闭不全的瓣膜口而形成漩涡。有的运动员由于心肌增厚和心脏容量扩大,造成心脏瓣膜相对关闭不全,也会产生杂音。
此外,心肌收缩力强,血液迅速喷射引起震动也可能形成杂音。还有因瓣膜粗糙、血管口径改变等原因而引起的杂音。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出现心脏杂音,即可能是在参加锻炼前心脏就有病,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在思想上不应有任何顾虑,同时,应立即做详细检查,当确诊为病理性杂音时,就不能再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了,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疗体育活动。如果排除了病理性杂音,那就是生理性杂音,这种杂音多在安静时出现,活动后消失,且声音较局限,不向其它区域传导。有这种杂音的人并不妨碍其参加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
倘若心脏杂音系由体育锻炼所致,如过度训练导致心脏扩大而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时,通常在调整运动量或停止锻炼后就会消失。这类杂音属于时存时消的心脏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根据听诊位置、声音强度、声音特征和传导等特点,结合平时没有不适症状的病史,基本上可确定其属于生理性杂音。有生理性杂音的人可照常参加体育锻炼。但在大强度运动时如出现心脏杂音明显增强,或在短时期内(如半年)心脏明显增大并出现心脏杂音,则往往预示着运动量过大,此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另外,有的人因不恰当地过量训练而造成“运动性贫血”时,也可出现暂时性的心脏杂音,这时应立即调整运动量,并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