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义。作者用举事实、作比较的方式证明其论点的正确。有两方面的比较,一是秦取得天下前后的比较,“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因此,秦亡不是国家变小变弱了。另一方面是陈涉与“九国”的比较。昔日作为诸侯国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利;取得天下之后,与陈涉这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氓隶之人较量的结果是失败!这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何评价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有无局限性?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评说,如,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贾谊所说的“仁义”的内容有无局限性?等等。
2、作者写秦孝公独占天下、虎视耽耽、咄咄逼人的气势,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作对比。
3、作者极言陈涉的弱小、低微,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国家疆域广,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为什么“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呢?经过对比后,更加强调了作者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前面90%的篇幅用华丽的词汇描述了秦一统六国的史实,而最后10%兀然下结论:不实施仁政,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这是儒家惯用的伎俩,因为这个结论是普世价值,放在任何朝代灭亡,都不会太错。这种手段在学术上讲,是非常不严谨的推断。秦朝的灭亡,从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在于不施仁政,而在于不行变法。自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以后,历经赢氏7代,而无变更。用一个治理关中小国的法度,治理一统天下后的秦朝,不合时宜。比如,押运粮草,十日之内不到,就处于刑法。这是根据秦孝公时代的版图制定的,但到秦始皇时代,国土面积大了十倍,依然沿用此法,必定导致很多无辜的人受罚。所以才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为什么揭竿,因为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依据此法,必死。而秦始皇得天下后,包括二世、三世,都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更加强化了他们对先祖变法的认可,而不会想到,法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商鞅在世时,就说过法无万世不变之法,但变法需要稳定,即使有所不当,也应坚持实施一段时间。所以当时有人建议,有修改部分变法内容,商鞅反对,他的建议,赢氏三代之内无须变法,以求变法根基稳固。三代以后,再根据当时的国情而变。可惜,后世无人有商鞅之才。所以儒家贾谊此文,仅仅在文学上有成就,在学术推理上一无是处。贾谊的谬论,因文采而流传千古,这种不严谨的作风,即使到当代,依然相当盛行。当朝之事,就不多讲了。
1.仁义不施 弱民 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 运用举例论证 充分具体的证明了论点
2.后写灭亡之迅 形成对比 更有力地论证论点
3.表现施仁义之优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拱手取西河,斗诸侯,西取......,南取......,(以上是攻的部分)文化上愚民,军事上弱民,地理防务上防民。毁灭的原因还有秦的暴政,如《陈涉世家》介绍的暴政,焚书坑儒等等。
2.作者写秦孝公独占天下,虎视眈眈,咄咄逼人的气势,写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名,用意是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灭做对比。
3.作者极言陈涉的弱小,低微,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国家疆域广,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永远的和最起作用因素。为什么“成败变异,功业相反”呢?经过对比后,更加强调了作者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