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名著的读后感

2024-12-27 19:56: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飘》读后感
这本《飘》是刘珂宇“飘”到我这边的,看着它1000多页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养病,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把它看完为止。
《飘》的主题思想很多,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女人们,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 她们勇敢,坚强,不屈服,因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如果读完《活着》让我感觉到的是压抑的话,读完《飘》让我感觉更多的是气愤和悲哀。
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甚至阴险。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忠贞不渝,或者历尽艰辛但最终找到真爱。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色诱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好不气愤,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的骄傲、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了首位。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色诱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就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论我也有点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或许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静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极尽关爱的。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谊,实在是一种奇迹。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读《飘》,我也对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历史角度判断,北方战胜南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通过读《飘》后,我们能看到从道德判断来看,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回答2:

《尤利西斯》读后
就整体而言,我没有读懂这部天书一样的《尤利西斯》。我无法把握它的脉络,或者说,情节。也无从把握它的主题或意义什么的。在我的阅读范围内,它是陌生的。
但是让我饶有趣味读下去的,是他那一小节一小节的琐碎事件。这些事件无穷无尽,我阅读着它们,逐渐走进了爱尔兰的这所大都会。乔伊斯像神一样,用语言建筑了都柏林这个城市,甚至比都柏林更真实。
琐碎的事件在乔伊斯笔下获得了魅力四射的艺术性。他们甚至具有了诗的性质。尽管我读到的不过是一个译本(萧乾、文洁若的三卷本,金堤的二卷本),但是由作者传导出的浮动的、悲怆的诗性还是不难感觉得到。
这些事件互相联络,从往古到现实,从世界各地到都柏林,从圆形炮塔到奥康纳大街,从图书馆到报社,从车上到家里,从院子到厨房,从奔丧到送葬,从刮胡子到排队购买猪腰子,从领取酬金到讲演,从醉酒倒挨揍,从做梦到丢失钥匙,从布鲁姆、迪达勒斯、玛莉恩到博伊兰、坎宁翰、康米神甫们的行为、话语和意识流……就是这样一些卑微、细小的事件,让我感到了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的都柏林人的生活,以及这生活为无动于衷的宇宙自然所包围的苍茫与孤独。那是人在宇宙中的处境的写照——它与制度、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要求这类东西无关。它仿佛就是自在的。就是这样,《尤利西斯》注定不朽。它将以自在者的姿态存在,与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共命运。
我并不认为我的个人的知觉经验有助于帮助别人理解乔伊斯,但我坚信我个人的知觉经验帮助我自己阅读了乔伊斯。我的知觉经验令我轻蔑地对待了评论家的讹诈——评论家将西方文化变迁中的20世纪的语言革命给予了过分的倾斜。他们把《尤利西斯》当作了这场革命的资料予以分析、评论和肢解,这样,就以讹诈的姿态睥睨了我的知觉经验。评论家操弄着“话语霸权”,暗示我道:你如果不能从现代语言分析入手,你将无资格阅读乔伊斯。我没有被这一套所吓住,只用我的知觉经验支持我读完了天书一样的《尤利西斯》。
文学,无论如何“革命”,如何“现代”、“后现代”,它的实质是诉诸知觉的,并为阅读者的知觉所经验。评论家的分析如果脱离了知觉经验范畴并无意触及这一范畴,他便开始了向“伪评论”的滑动。——所谓“伪评论”,在我看来,就是那种既无益于阅读,也无益于推动评论事业(如果它是一种事业的话)进步的评论。说到底,文学是艺术,而不是学术。学术意见可以有一千种,但哈姆雷特只有一个,布鲁姆也只有一个。如果你跟着学术意见走,你可以为学术争辩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踏乱想象;如果你忠实于艺术欣赏,忠实于个人的知觉经验,你将获得完全属于你个人的“这一个”哈姆雷特,以及,布鲁姆们。

回答3:

有篇现成的
转自我空间
《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 著
(前阵买的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刚刚读完第二遍,两遍都是躺在床上看的,借着微弱的灯光,却一直都没觉得身体难受,无可否认这是一本精致的读物,能让我不断赏味。)

道连是个有着完美容貌的贵族,同时极富有魅力,他的朋友霍尔华德为他创作了一副精美的全身画像,在亨利勋爵的诱使下,道连和画像意外的完成了一笔交易:画像将代替他老去,以换得道连青春永驻。随后道连因受亨利影响而逐渐堕落,他害死了深爱他的姑娘茜比尔,却几乎不曾自责,道连的逐渐堕落也使得画像越发丑陋,最终道连在恐惧中用刀刺向画,却杀死了自己,尸体瞬间变得苍老不堪,画像却突然恢复到当初的完美状态。

在美感中开始,在暴力中结束。

精妙的构思,完美的字句,王尔德把自我投射为画中的三个人物,并让他们相互周旋相互牵制,导读中的解释很精彩,艺术家霍尔华德象征着普遍的伦理道德,亨利勋爵则是欲望和堕落的象征,道连是处处受本能驱使的角色,正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三个角色,时刻牵制时冲突,在内心制造混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亨利勋爵的言论:

“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是屈服于诱惑”

“良心是怯懦的商标”

“乐观的基础是纯粹的恐惧”

还有很多,我觉得故意自相矛盾却又不道德的禁言妙语是最迷人的,这些话很可爱,充斥全书,显得机制而叛离,王尔德本人也是想通过本书抨击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虽然是玩文字,但玩的很有境界。算本书的一大特色。

《道》还渗透了王尔德的很多美学理念,如生活高于艺术等,他是唯美主义的先行者,在他的美学境地唯我独尊,可惜膜拜他的人多,理解他的人少。

一直觉得因道连而死的演员茜比尔很值得深味,她在爱上道连之前活在美感中,今天她是朱丽叶,明天她是衣摩琴,美感高于自我,而爱上道连后意识到了这一切的虚假,爱情高于美感,而这与道连的美感与享乐的思想相悖,爱情毁灭,自杀的悲剧发生。

觉得人这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饰演不同的角色,等到那一天终于不想演了,摘下面具变成自己时,悲剧就该来了。

有人解读《道》为“道德败坏遂遭惩戒的寓意话”,感觉这样只是在解读故事,而没有解读王尔德,他是一个天使与魔鬼并存的人,并且喜欢在书中分析自我。

另外想谈谈我对美感的看法,美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好看”,人之所以有审美能力就在于他能在“好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感知,基于此,一些“不好看”也才能成为艺术。再扩展开,一些“不道德”,“堕落”也才能成为艺术,才能有美学价值,甚至是人生理念。但王尔德的时代已过去,我们如果能够偶尔说出一句“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就够王尔德了。

回答4:

《安妮的日记》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安妮 弗兰克是《安妮日记》的作者,一名犹太少女。安妮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避难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当她13岁生日时,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遂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甚紧,他们家和另外4个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她用日记记述了两年多来密室中的生活。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好句点评与人物性格总结:

(1)“一九四零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 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点评:此段日记突现了安妮对越来越黑暗的生活环境表示出的深深的恐惧与厌烦。可以看出安妮当时写日记时的焦躁与不安。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制得越来越严,他们被纳粹主义的一片黑云压得整天提心吊胆,在日记中,贾桂琳的那句语言描写就是最好的证明。

(2)“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点评:用我的话来说,安妮是一个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即使在危险的战乱时代,她依旧不认为生活已经枯萎,而是在日记中大展抱负,书写着激励自己的语言。从第二段日记,我们可以看出,安妮是个追梦人。安妮对未来有着一定的憧憬,他有自己认为宝贵的东西――理想,不论他们究竟是荒谬还是离奇。安妮,她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她感谢生活,珍爱生命,坚信世界属于光明,是一个坚强的阳光女孩!

(3)“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

点评: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结尾思考: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这样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她的愿望终能得偿。《安妮日记》将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而虽死犹生的安妮还可以继续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我们!

后记:生活在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不应在幸福中泯灭了对生活的向往与历史的伤痛。不论是谁,都应该牢记过去的艰辛,永不放弃的发掘人生的真理!

回答5:

刚给你回答了鲁宾孙漂流记,
现在又给你回答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吧凡尔纳在作品是我所十分喜爱的。之前看过他写的《神秘岛》,给我的感觉十分震撼。他描写的场景和人物的生活真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谁能想到这是纯粹的科幻小说呢?《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三部曲第二部,风格和我儿时看的《神秘岛》非常相象。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是大胆至极。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康赛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进“鹦鹉螺”号后的种种经历。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见虚伪的痕迹,反而真实又惊险的冒险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个聪明的人,也许有人说他是卖弄知识,可他的确是很富有智慧地将许多科学知识结合到了文中,细细看来竟然涉及了许多领域。比如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等。由此可见,他能把海底世界写得如此生动和美丽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我很喜欢和佩服《海底两万里》的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知音。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很前卫,不太喜欢看传统的名著,也包括我,对于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小说、古文我不仅都不喜欢,而且是有点厌恶情绪的。这些所谓的名家之笔在我看来是无聊之至,有很多语句是前后不通,大有卖弄文采之嫌。可是《海底两万里》不一样,它虽然是语文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品。它的风格可以跟当代风靡全球的《冒险小虎队》、《鸡皮疙瘩》书系想媲美。一本写于八十年代的外国作品等在当代仍然有那么多的知音,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撇开别的不谈,就来说说内容情节吧!开头小说就让我走进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么飞逝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都让我看了刺激不已。法国人阿龙纳斯、康塞尔及捕鲸手尼德·兰进入神秘的“鹦鹉螺”号之后,和尼摩船长一起在海底作类似的环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我记得“海底森林”那一章,虽然没有真正的树木,但是海里柔软的珊瑚礁让我极为享受,闭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见那飘动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惊险,其中在南极被困冰下的缺氧经历写得最为精彩。几个人在海底无法呼吸到新鲜的氧气,对缺氧症状的描写让我都不禁感到难受,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气,也让我由衷感叹:人能活着,真好!

虽然文章的结尾让我有些恍惚,但我是真地沉浸在这部优秀的作品中了。其实我觉得文章中的人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包括尼摩船长。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自己隐瞒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鹦鹉螺”号,并和着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水手们在海底探险,这并非是常人能够完成的。也许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他的消失也是凄美的,让我看后感觉鼻子也是酸酸的。

无论如何,这次在书中的勇敢者的探险让我深深热爱上了浩瀚的海洋,让我更加明白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