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队实际上是被雍正掌控的。当年十四爷手握西北大军,却被雍正一道诏书就被迫回京,为何?因为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年羹尧和十四爷一样,坐拥大军在西北,但是甘陕之地只要控制在皇帝手里,就能控制大军的生死。可以说,年羹尧造反,雍正断了粮道,大军自乱,而且西北本身地广人稀,就地取粮困难,大军只能断粮不战自溃。另外,当时的西北军主要是八旗军为主,八旗军各有旗主,实际上十四爷也好,年羹尧也罢,都无法完全掌控军队,让西北军成为自己的家军。雍正一道诏书就能让岳中琪取代年羹尧,实际上在西北军里,雍正的心腹担任了很多要害职务,年羹尧或者十四爷根本无法完全指挥这支大军。
第二,人质问题。大军出征,军属都会被扣在各地官府中,美其名曰帮养家属,如果军人在前线奋战,那么就真的是养家属,但如果起兵造反,那么家属就成了人质。年羹尧的亲属,士兵的亲属都在京城或者各地被控制,一旦造反,亲属遭殃,所以士兵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私利放弃自己家人。
第三,思想作祟。年羹尧是府邸出来的奴才,虽然雍正给年家抬到上三旗,但作为奴才出身,而且还是汉人的年羹尧,既不能完全指挥动大军,对于雍正的忠诚又刻在脑海里,因此年羹尧还是对雍正抱有幻想,认为雍正不会赶尽杀绝(事实上雍正最初也不打算年羹尧置之死地)。
总的来说,年羹尧是不想反,不敢反,反不动,况且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年羹尧这边,年是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因此他才会乖乖的交出兵权。
年羹尧只是功劳高!虽然是大将军但并没有掌握大部分兵权,即便造反也没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