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直接阐释“怒”或者“制怒”这方面问题的内容。孔子一向提倡修身,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但孔子也不主张刻意压抑自己,所以当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时,其回答很干脆“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用说做到“九思”了,即使能够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恐怕也不必需要到达发怒的地步。可尽管如此,孔圣人本人还是有生气和发怒的时候。《阳货》记载,宰我同孔子讨论“三年之丧期”问题,认为这个时间太久了。其理由或者说借口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应当是很生气的,反问宰我“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没想到宰我回答“安”。孔子更生气,说“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大概没有再搭理孔子,出门走开了。这个时候孔子应当是发怒了,骂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可见圣人也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在是非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