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要负民事责任。
1、应受到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如果是有交通工具、且对方要求赔偿的,应赔偿其损失。
3、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
《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的两种情况
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扩展资料:
构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
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
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
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
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
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肇事逃逸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轻微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要负民事责任。
1、应受到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如果是有交通工具、且对方要求赔偿的,应赔偿其损失。
3、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
《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的两种情况
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逃逸了应该会有形式处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