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投保人与其配偶之间的保险利益关系是依据是保险法中规定,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 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
(一)本人;
(二)配偶、子女、父母;
(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
(四)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三条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前款规定限制。但是,因被保险人死亡给付的保险金总和不得超过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
第三十四条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按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投保人关系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莫过于其配偶、父母、子女。夫妻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因素,夫妻关系是亲属关系的核心一环,法律普遍将配偶间互有保险利益规定其中。我国受孔孟文化影响,注重用伦理观来解释配偶间的保险利益,认为配偶间互有保险利益是基于夫妻间权利义务关系,而非金钱所能替代的。
因亘古不变的人类的血缘遗传和社会伦理决定了具有亲密血缘关系的人们几乎不会对彼此造成伤害,因而父母与子女之间互有保险利益。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子女之间存在抚养、教育和赡养扶助的法定权利义务关系,这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客观自然存在的经济利益关系和精神利益关系。我国《保险法》也在法律中规定了父母子女之间互有保险利益。家庭成员因这种特定的利害关系,彼此具有保险利益。
详细信息参考:
从保险利益看投保人可以给谁买保险网页链接
投保人和被保人必须有可保利益,这个是保险法的规定。
户口本代表着国家承认的关系。保险利益和保险收益不同之处。保险利益是指保障期内,被保险人应该获得的合同规定的保证利益。保险收益则是保险公司带给你被保险人的盈利收益。
保险法law of insurance就是指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西方国家把保险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保险法是指保险企业法和保险合同法等私法类法规;广义的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从法律形态上看,保险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保险法与实质意义上的保险法。
从法律形态上看,保险法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保险法与实质意义上的保险法。形式意义上的保险法,仅指以“保险法”命名的法典式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质意义上的保险法,则指一切调整保险关系及保险业的组织、活动的法律规范。它包括作为保险普通法的保险法、保险特别法及其他一切有权机关发布的有关保险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