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嫡仙”这个词。
一、谪仙 [ zhé xiān ]
受了处罚,降到人间的神仙。后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中国历史人物中,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等极有才能的文人,都曾被称为谪仙。
二、嫡 [dí ]
1)做名词
(形声。从女,啇( dí)声。本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正妻)
如:嫡庶不分(妻妾亲疏不分);嫡出(正妻所生);嫡室(正妻);嫡礼相待(像正妻一般对待)
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省称“嫡”
又如:嫡孙(嫡长孙);嫡庶(嫡子与庶子;正妻与妾);嫡妇(嫡长子之妻)
2)做形容词
亲的;血统最近的 。
如:嫡亲姊妹;嫡堂兄弟;嫡嫡亲亲(最亲最近的);嫡父(生身之父)
正统,正宗 。
如:嫡传;嫡统(正统);嫡派;嫡系
扩展资料:
嫡字组词解释:
一、嫡亲 [ dí qīn ]
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亲属):~姐姐。~侄子。
二、嫡出 [ dí chū ]
旧指妻子所生(区别于“庶出”)。
三、嫡传 [ dí chuán ]
嫡派相传。指某种 学术、技艺等一代一代直接传授,含有正统的意思。
四、嫡系 [ dí xì ]
正支。喻指在政治 集团的派系中,与派系首脑人物最亲近的人或力量。与“旁支”相对。
五、嫡脉 [ dí mài ]
指一脉相传的后裔。
谪仙:意思是被贬谪的仙人。 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
嫡仙:疑是谪仙笔误。嫡的常见的解释为:1.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2.正妻所生的,3.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
谪仙李白
李谪仙(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
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谪仙
谪仙:意思是被贬谪的仙人。
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
嫡仙:疑是谪仙笔误。嫡的常见的解释为:1.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2.正妻所生的,3.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
扩展资料
谪仙李白
李谪仙(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
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谪仙
“谪仙”与“嫡仙”的意思如下:
谪仙:谪:音zhé,谪本意为贬谪,封建时期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的地方做官,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人,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李白,苏轼等才情脱俗文人便被称为谪仙。多用于玄幻小说。
嫡仙:嫡本意为子嗣,嫡仙可以理解为仙之子,但更大的可能只是嫡仙的笔误。
扩展资料:
谪仙释义的出处: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唐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释义:世人不知道东方朔,大隐于世像是贬谪的仙人。
2、专指李白。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释义:李白刚从蜀地到达京师,在旅店住宿。贺知章听说过他的名字,第一个拜访他。既对其姿态表示惊奇,又请他拿出他自己的文章。李白拿出《蜀道难》来给他看。没读完就称赞多次,号称他为“谪仙”。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释义:往年有狂放的诗客,被称为谪仙人。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
释义:被贬谪的时间
,如今已经到了,刚正直谏的名声被众人所知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谪仙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中国历史人物中,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等极有才能的文人,都曾被称为谪仙。
嫡仙疑是谪仙笔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