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市竞价交易时段,输入交易系统的竞价限价买卖盘除不得偏离上个交易日收市价九倍及以上和九分之一及以下以外,还受一套报价规则监管。收市竞价交易时段分为四个时段。
在参考价定价时段(16:00-16:01或半日市的12:00-12:01),不接受买卖盘输入、更改或取消,同时计算并公布各适用于收市竞价交易时段的证券在收市竞价交易时段的参考价,参考价为现行机制下的收盘价;
在输入买卖盘时段(16:01-16:06或半日市的12:01-12:06),“港股通”投资者可输入或取消竞价限价买卖盘,竞价限价买卖盘的价格限制为参考价±5%;
在不可取消时段(16:06-16:08或半日市的12:06-12:08),“港股通”投资者可输入竞价限价买卖盘,但不可更改或取消买卖盘,竞价限价买卖盘的价格限制为输入买卖盘时段结束时的最佳(高)买盘价和最佳(低)卖盘价,且指定价格不得偏离收市竞价交易时段参考价±5%;
在随机收市时段(16:08-16:10或半日市的12:08-12:10),买卖盘输入及价格限制规则与不可取消时段相同,所有证券在此时段内随机结束收市竞价交易,并以集合竞价方式产生收市价。
3.2港股交易的开市价是怎样确定的?
在开市前时段,卖盘以买卖盘类别、价格及时间等优先次序(竞价盘享有优先的对盘次序),按“最终参考平衡价”顺序对盘,“最终参考平衡价”即为开市价。若开市前时段未产生对盘价格的,以当日第一笔成交价格作为开市价。
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当日买入的股票,经确认成交后,在交收前可以卖出。
“港股通”在证券交收时点上,实行T+2交收安排。T日买入港股的投资者,T+2日日终完成交收后才可获得相关证券的权益;T日卖出港股的投资者,T日和T+1日日终仍可享有关于证券的权益。
提示投资者注意,T日,是指“港股通”交易日;T+1日,是指“港股通”交易日后第1个“港股通”交收日;T+2日,依此类推。
投资者证券账户内的“港股通”股票余额分为可交易数量(Avalible)、日终持有余额(Balance)、未完成交收数量(Pending),如发生冻结,还包括冻结数量(Frozen)。
其中,投资者的可交易数量=日终持有余额+未完成交收数量-冻结数量。投资者净买入“港股通”股票时,未完成交收数量为正;投资者净卖出“港股通”股票时,未完成交收数量为负。
T日买入港股的投资者,T+2日日终完成交收后才可获得相关证券的权益;T日卖出港股的投资者,T日和T+1日日终仍可享有相关证券的权益。提示投资者注意,T日,是指“港股通”交易日;T+1日,是指“港股通”交易日后第1个“港股通”交收日;T+2,依此类推。
由于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通”股票,均以港币报价成交,而投资者实际支付或收取人民币,因此,需要将成交货币(即港币)按一定汇率换算为人民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换汇处理。在这里,投资者需要注意参考汇率和结算汇兑比率两个概念。
参考汇率是指,在“港股通”交易日每日开市前,由中国结算根据换汇银行提供、并通过上交所网站向市场公布的汇率。参考汇率包括港币买入参考价、港币卖出参考价两项。境内证券公司可能利用该参考汇率控制投资者的资金使用,减小当日汇率波动带来的结算风险,并非最终清算所用汇率。即,投资者买入港股时,证券公司利用港币卖出参考价计算投资者需要支付的人民币资金;投资者卖出港股时,证券公司利用港币买入参考价计算投资者可以得到的人民币资金。投资者应事先咨询指定交易券商了解详情。
结算汇兑比率是指,当日收盘后,中国结算根据全上海市场“港股通”成交的清算净额(单边,净应付或净应收),在香港与换汇银行换汇后,将换汇成本均摊至当日所有买入成交和卖出成交,计算出的对投资者当日成交进行人民币资金结算所实际适用的汇率,即“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结算汇兑比率包括买入结算汇兑比率和卖出结算汇兑比率两项,其中卖出结算汇兑比率适用于买入交易,买入结算汇兑比率适用于卖出交易。
根据分级结算原则,中国结算按照上述结算汇兑比率对结算参与人进行人民币资金清算,结算参与人也根据该汇率对投资者进行清算。
提示投资者注意两点,一是上述安排仅适用于交易结算资金的清算,公司行为类结算资金(如,派发红利)一般采用逐笔全额换汇安排,二是中国结算对“沪港通”、深港通两个渠道的“港股通”交易分别按上述“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的原则进行独立换汇,故两个渠道的“港股通”交易所适用的结算汇兑比率会存在一定差异,参考汇率基本相同。
参考汇率与结算汇兑比率的具体计算方法,投资者可参考《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港股通存管结算业务指南》。
沪港通可以直接买港股。
通过沪港通,内地投资者不用去香港开户,就可以直接投资港股。已有沪市A股账户的投资者,无需另开立账户,只需要在购买港股前与券商签订港股通交易委托协议,并签署风险揭示书等手续,就可以通过A股账户买卖港股。
具体操作上,在总额度以内,跟买卖A股一样,在交易软件上下单即可,结算交收由上交所代替完成。并且是以人民币交易,中间换汇环节也由上交所代替,投资者不需自行换汇。
若已经有沪市A股账户,只需要在购买港股前与券商签订港股通交易委托协议,并签署风险揭示书等手续,就可以通过A股账户买卖港股。
沪港通开户个人与机构需要50万以上的资金,沪港通目前仅限两百多只成分股,沪港通不能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A+H股)。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3-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通过沪港通计划,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在内地炒港股。已有沪市A股账户的投资者,不需要再开通一个账户,只需要买卖沪港通股票之前,与证券公司签订港股通证券交易委托协议,签署风险揭示书等,就可以直接用A股账户炒港股。当然,没有A股账户必须先开通才能炒港股。
沪港通交易的注意事项
一、国际化的市场。香港股市资金可以自由进出,交易十分活跃,国际关联度高,因此股市波动较大。
二、无涨跌幅限制。香港近几年的牛市成就了很多大牛股,但也有在短时间内股价就下跌90%的个案。
三、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目前内地居民很难获得来自香港的有效信息,投资者一旦选股不慎,可能受到比A股市场投资更大的损失。
四、新股跌破发行价。新股认购方面,香港的券商可提供1:9融资额度,投资者不用占用大量自有资金,而且中签率很高,但前提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融资成本,很多股票都能人手一份。
五、融资融券业务。香港证券公司通常都会为投资者提供短期融资的保证金交易,虽然可以以弱胜强以小搏大,但在市场波动时也有不少人损失严重。
六、炒作低价"仙股"。内地股民的投资特点就是青睐低价股,看到哪个股票便宜就买哪个。结果就是投资者的钱流入企业,而投资回报可能遥遥无期。
七、两地市场监管合作和投资者保护滞后。假如出现了危害内地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应该由内地还是由香港法院受理,内地投资者可能面临着无法收到法律保护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