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标准,音箱的功率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RMS:正弦波均方根)与瞬间峰值功率(PMPO功率)。前者是指在额定范围内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规定了波形持续模拟信号,在有一定间隔并重复一定次数后,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是音箱的实际消耗功率,如以漫步者S2.1音箱为例,其标称功率为80W,就是说S2.1可以长期稳定工作时的功率最高为80W,如果音箱经常在高于80W的状态下工作,将非常容易损坏;后者是指扬声器短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由于音乐的动态范围大,音箱的承受功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一部影片在到达高潮部分时,经常会通过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来渲染当时的气氛,此时音箱发出的声强基本上都会超出音箱的标称功率,而超出的这个值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早在1974年就规定了功率的定标标准:以两个声道驱动一个8Ω扬声器负载,在20~20000Hz范围内谐波失真小于1%时测得的有效瓦数,即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而峰值功率就象是举重运动员一样,他能举起几百斤重的杠铃,但是却只能支撑短短的几秒钟,而对于扬声器来讲,说不定几秒钟之内就能被大电流冲击而烧毁。在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多媒体音箱产品,一台标称的实际功率是15W,而在另一台采用相同集成电话的音箱却标150W的功率(PMPO),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是正确的,但音箱的瞬间峰值功率和音箱的常规输出功率之间的相差是很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可以以10:1来换算,甚至可能达到16:1。因此,看到这样的字眼时,先得在心中盘算一下,看他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再根据听音房间的大小,来决定选购多大功率,切忌贪多贪大。
音箱的功率与音质的好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功率大小仅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因此,对于有限的房间面积而言,音箱的功率适用就好,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的15平米左右的房间来说,音箱的实际输出功率在15W×2或20W×2就足够了,如果嫌声音不够大,可以考虑30W×2或50W×2的音箱,但在实际应用中,功率增加一倍,声压才增加三分贝,因此,50W×2的功率和20W×2的功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声压的区别不会太大。对于欣赏音乐而言,三分器材,七分环境,如果在1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放上两个12英寸以上的落地音箱,用200瓦以上的功率去推动,那这房间内定会“地动山摇”,心头发紧,喘不过气来,如何能欣赏蔡琴那甜美的歌声呢?
是的功率越大声音越大
功放板控制的
对,完全正确;
扬声器的音量与功率的平方成正比,但是输入超标的功率就会失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