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课文特点

2024-12-18 00:48: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 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中桃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临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是要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二 巧妙的景物描写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引起渔人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欲穷其林”的动机,从而有可能偶然发现这片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而且,这美丽的桃花林景色,也从旁烘托,令人想象桃花源里环境景色的美好,起到近在门前栽种花木的作用。

回答2: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赏析】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回答3: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虽说世界上不可能有桃花源,但是这种社会也是我想要的,与当今的现实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讲述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林。桃花林的景色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一般是在春天盛开,而春天又是温暖的。作者大概是以春之温暖暗示出下文源中人美好的生活。此时渔人的感受一定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桃花是美丽的,自古以来就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说,《诗经》里也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李商隐也写过一首《嘲桃》,“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因为这些景象十分美丽,所以渔人就“复前行,欲穷其林”。
第二段写了桃花源的境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宁的景象,而且源中人也非常勤劳,“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不过他们都很快乐,本文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桃花源诗中的“童儒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都能反映出来。虽然原文中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那里的人们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三段写了渔人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句说明了桃园人的纯朴好客,与作者那个时代人们的奸诈嘴脸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桃源人是因为“避秦时乱”才“与外人间隔”的,说明了桃花源人和作者一样渴望和平,有着隐居的雅兴,远离一切功名利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了桃源人隐居时间之长,也暗示了外界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他们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了他们对外界生活的恐惧与不安,也为后文“不复得路”埋下了伏笔。
后两段写了人们先后探访桃花源而未果的情景,渲染了若有若无,亦真亦幻的气氛,引起读者的向往。唐朝著名书法家张旭就写过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桃花溪》,对桃花源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回答4:

课文特点(曾经学过,当时还会背诵,但现在不行了)
1,小说描写细致入微。作者通过细微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田园图景,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2,文章寓情于景。作者通过对桃花园的描写,勾画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不满的一种精神寄托。

就想起这么多了...

回答5:

一 虚实结合的写法
文中桃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临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是要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二 巧妙的景物描写
“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引起渔人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欲穷其林”的动机,从而有可能偶然发现这片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土。而且,这美丽的桃花林景色,也从旁烘托,令人想象桃花源里环境景色的美好,起到近在门前栽种花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