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不叫厄尔,是厄本。我感觉安排他是为了衬托出其他7个人的勇敢,另外就是轮船威利(德国俘虏)的问题,在他的建议下,上尉放了他一马,不过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显示了军纪(不能杀战俘)与现实中的冲突。
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厄本的成长,因为他胆小,战友梅力希被一个党卫军用刺刀杀死,后来由于他处在特殊位置,使他目睹了轮船威利枪杀上尉的过程,这是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上尉竟然被自己一念之仁放过的俘虏杀死了,更使他明白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最后他终于在德军溃败之时出手了,并亲手毙了威利,但是他善良的本性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才放剩下的德军走,最后他回桥上的时候,那神态、姿势已经表明他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8个人最后只剩下他和莱宾(拿BAR那位,在放走俘虏时还和上尉、军士长吵架,是个智勇双全的好兵),因为他们两个都是英雄!
厄本是本片最关键和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没有厄本,也许你仍然会看到宏大惨烈的奥马哈滩头,残酷激烈的巷战,但你却无法看到战争中的人性善良。他,一个从未参加过战斗的文职人员,看似和小队里的其他历经许多次战斗的成员在勇气和杀敌方面无法相比,但他有一颗最接近如你我一样正常人的善心。别的成员把那个德国战俘当做一只狗来对待,而他却把他当做一个人,去尊重他。这鲜明的对比就是传达出强烈的反战精神。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彼此尊重与关爱,那么哪里还会有战争呢?当然,这里也没有贬低其他几个小队成员的意思,他们也都是面对战争挺身而出的英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影片把一个拥有如此善心的角色安排到这个根本无需善心的战场环境中,甚至让他因自己的恐惧而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战友,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也许你认为厄本是个不折不扣的懦夫,也许你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善良的人能做的。但是无论你怎么想,影片本身已经让你在内心产生了思考,思考战争中的对与错,善与恶。这就是导演的目的,也是厄本存在之意义。
就是为了衬托战争的残酷。反映出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导演就是想表达这样的思想:邪不胜正。厄本和很多善良的人一样,不想杀人,最后是纳粹逼他杀的,他知道对敌人有仁慈的心态是多余的
个人感觉,说明纯粹的和平主义者保卫不了和平。再者,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惩罚。
建议你去问问 斯皮尔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