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山寨厂”指的是遍布广东的各种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厂,这些厂商大多没有正规品牌。
2008年,当山寨文化在手机领域摧城拔寨,在数码领域跃跃欲试,用各种各样无所不及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之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股来势汹汹风光无限的民间势力曾经有过卑微低下甚至不值一提的惨淡出身。
2001年、2002年那段时间,如果内地人到深圳、广州去出差,就会发现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现象:很多当地人拿的都是诸如“NOKLA”、“Samsang”这样的牌子手机,无论是正规商店还是街头小摊,摆得最多卖得最好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至少在内地闻所未闻的品牌手机。
这时的山寨文化还扎根于生产出这些奇怪品牌手机,遍布沿海的众多小型电子加工厂(或者说是小作坊)里面,没有人认为这些东西能成气候,更不会有人认为这些东西的背后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将来会影响中国的IT行业。这一点和中国的武侠文化倒是 惊人的一致:成大器者往往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其实,跟山寨手机同时出现的还有山寨MP3,在华南地区一度涌现出300多个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的MP3牌子.与山寨手机相比,这些山寨MP3更早走向全国,出现在大小电脑卖场的柜台上,与“创新”、“三星”这些名牌MP3摆在一起,形成一道颇有意思的风景线。
当然,山寨MP3最终还是没有如同手机这样成大气候。原因是多方面的,MP3本身的发展前景 不够明朗,很快就被音乐手机和其他数码产品所取代;山寨MP3的发展过于无序,这种无序反过来对MP3市场造成了重大伤害,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山寨文化初期 发展的盲目性和非正统性;MP3市场容量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品牌,最终陷入瘫痪——这一点跟手机市场正好相反。
山寨文化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它的衍生物,将打破手机的束缚,而扩展到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等等方面,它的副产品同样可以在相关行业引发结构性震荡。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炮火,这是学比赶超的来福枪,山寨文化在抄袭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尤其是挣脱了牌照的束缚,握紧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福祉之后,它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而且,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
“山寨机”从字面来解释:山寨——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它们或由生产者自己取个品牌名字,或模仿品牌手机的功能和样式;由于逃避政府管理,他们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同时不用花钱研发产品,又没有广告、促销等费用,再加上成功的成本控制和分销手段的灵活,导致其终端零售价格往往仅是品牌手机的1/2到1/3。拼装这些手机的厂商既不是地下加工厂,又算不上正规军。
一些价格低廉、功能齐全的贴牌机和名称五花八门的杂牌手机也都属于“山寨手机”。一般的山寨机很好认,屏幕下方通常有一排四个功能键,黑底白色图标,依次是主页、菜单、短信、电话。有些高仿品牌手机的山寨机则没有这些特征。
山寨机更多被称为“三码机”。所谓三码机,就是手机内部的IMEI串码、手机背面电池下的串码和包装盒上的串码,“三码合一”。当然,这些串码都是伪造的。即便是加上入网证、三包卡和发票上IMEI码的所谓“五码机”,虽然看来是正规行货,也能在正规渠道销售,但它们的来源也非常可疑。“有些规模较大的手机商,会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入网许可证和3C认证,然后转手卖‘牌’。只要给他们钱,就能让手机贴牌和检测之后‘转正’。”
最大特点:
1.机型特点为大多基于 MTK 手机平台,屏幕下方有五个图标,手写,铃音声音超大,电池标称(注意,这里是标称,黑手机的电池实际容量一般为标称的1/4--1/3)不低于1800毫安,更有出过3500毫安的电池。
2.包装盒上什么都敢印,除了自己的真实厂址。
3.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不用花钱研发产品,又没有广告.促销等费用;逃避入网测试.认证检查等为代价,牺牲众多质量标准,因此质量水平根本无法保证,售后也没有保证。
4.貌似有着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山寨机往往有模仿品牌机的嫌疑,但往往功能更强大,价格更便宜 。
5.做工良莠不齐,无明显品牌标示,机身正面或背面常见大大的BLUETOOTH.TOUCHSCREEN.MP4等字样。
6.这些手机功能极其丰富,价格极其低廉,外观极其新颖,质量极其不可靠。
7.近年来活跃在各大电视购物的以前从未听过的手机品牌绝大多数都是山寨机,为电视购物带来滚滚财源。
山寨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尽管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问题,但相对于其正面价值而言,山寨文化的存在,对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是利大于弊。(PS:山寨产品并不是山寨文化)
山寨文化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表现。山寨影视,特别是山寨新闻联播、山寨明星等,是“山民”利用名牌栏目的名气和名人的良好社会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特别是官场腐败的痛恨,从而表达出自己对公序良俗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间,充满了调侃式的极具幽默感的方式、语言和感情,反映了民众通过平和的方式和手段,表达渴望变革方的善良情怀。这无论在山寨产品创造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方面,都是一种创新,是民间和谐文化的创新。
(山寨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叫副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但不必表现为反文化。反倒是主流文化的补充形式。对这种文化不必大惊小怪。但是,作为山寨文化要有一个原则,要有一个界限,不要把这种副文化形态当文化形态。)
优点1 功能全面
经典案例:黄晓明首张专辑《It’s Ming》
从Rain到Ming,听起来就很押韵,但是押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尾音。黄晓明瞅准了Rain在亚洲市场的超人气,凭的就是坏坏的笑容、健硕的胸肌和一身好舞功。唱片首发会上,掀开幕布,就看到黄晓明半裸上身,背对观众,左肩上还有刺青,粉丝当然惊呼性感,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黄晓明学着Rain也开始“卖肉”博话题了,封套、舞蹈、曲风、笑容、MV大玩韩版煽情……所有的一切,都让黄晓明的首张专辑最终成为功能强大的山寨专辑。
优点2 仿效拼贴 容易操作
经典案例:《十全九美》
李湘投资的电影《十全九美》成为奥运期间的票房黑马,也成为最典型的“山寨电影”。片中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大量运用当下流行元素,谈不上对现实有什么讽喻意义,不过是博人会心一笑吧,比如推销按摩椅,让人联想起侯总的电视促销,还有汪涵饰演“德云社”的班头……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挠你的胳肢窝,至于这笑的成分有多少是因为会心,有多少是因为被雷到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优点3 制作成本低廉
经典案例:《红苹果乐园》
《红苹果乐园》是模仿台版《流星花园》,而台版又是翻自日版,也就是说内地的《红苹果乐园》就是二道贩子了,虽然从F4到了A5,但是偶像指数和精致程度却不能同日而语。比如晴跟杉菜一样,都是相貌普通、圆脸、善良、有个性,都是先被F4联合欺负,勇敢反击,但最后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或爱情,令其他女生艳羡。这些都是小事,最要命的是,明摆能看出制作方在控制成本,A5虽然也是5个大帅哥,但是穿的衣服却透露着土味儿,有的观众甚至开始怀疑服装是上海里弄的淘货。
缺点1 易引公愤
经典案例:《网球王子》
当经典动漫从日本来到中国,而且还要改变形式,成为真人版电视剧,这就不仅仅是要符合国情的问题了,这个山寨版就注定要面对忠实粉丝的指责和排斥,哪怕其中有些意见也很无厘头,但是没办法,粉丝的情感就是大过天。
缺点2 全而不精
经典案例:越南版《还珠格格》
原来不仅仅中国内地有山寨,邻国越南也是有的。比如他们就有一部直接照搬内地《还珠格格》的剧集在当地收视率颇高,不过,这部越南版实在太粗糙了,剧情照搬那是显示我们原版故事吸引人,但是越南的朋友们,好歹也要找个好模样的人去演小燕子、紫薇啊,没想到,当网友看完视频后的感觉就是五雷轰顶,主演实在太难看了。
缺点3 版权问题
经典案例:印度版《哈利·波特》 印度最大的“山寨”——宝莱坞,连名字都那么“山寨”,生产了大量直接照搬好莱坞电影桥段的电影,诸如《风月俏佳人》、《国王与我》等等全部被“山寨”了,最近又搞出一个印度版《哈利·波特》,引起华纳公司不爽,发誓要告倒他们,虽然结果多半是不了了之。
雷死人不包退包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