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狂欢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元宵之夜,吴川县城的大街小巷,那一串串五光十色的花灯、彩旗使游人看得眼都花了,仿佛走进了群星灿烂的天河,又好像进入了瑰丽的无比的梦境,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处处叫人流连忘返!
来到隔海花桥,更令游人惊疑:人间真有如此美丽的景色么?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彩桥横跨江岸,彩灯闪烁,清波流华,有如彩虹横空,壮丽极了;桥上鲜花吐艳,诗画琳琅,令人目不暇接。据说,很久以前,隔海村群众为了过江闹元宵,每年都用小船或竹排连成一道浮桥,把人们渡过江去。有一年元夜,人们正挤拥着过桥,突然一阵大风把浮桥打翻,人们全都跌落水中,男女老少,哭爹喊儿,十分悲惨。正在这时,忽然一位仙女从天上飘下来,把彩带一挥,彩带立即变成了一道彩虹桥架在江面上,这条桥全是用花编成的,十分美丽,跌落水中的人们立即爬上花桥,没一个人伤亡。从此以后,隔海村群众每逢元宵就依照这条仙桥的样子用竹木搭桥,然后装饰成了花桥。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80年代初,竹木桥已经改建成为钢筋水泥桥了。现在每逢元宵,隔海花桥就是在这水泥桥的基础上美化起来的,既坚固又美观,游人更加踊跃,难怪有位诗人贴在桥上赞道:"元夜游春鉴水滨,春华春月比精神,花桥涌出人如海,占得梅城第一春。"
歌吟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各地都有登高游览和放风筝的习惯。而吴川市梅录镇在历史上却以独具一格的诗会,在登高坡搭台赛诗来欢度重阳。
到清朝中叶,这个民间的重阳诗会活动已发展到全市(当时已成梅录市)和外地人参加鼎盛时期。除水旱风灾、年岁失收,或兵灾贼祸年头外,太平年分每年都举行一次。从农历九月初九起到十五日结束。
个庆重阳活动,实际就是当地俗成的一个文化节日。被众人推出的首事,看本年景,于端阳节后即通知各街坊以庙宇范围为单位的理事人,筹备举办事宜。梅录当时有31个庙宇,每个庙宇设一个厂(女性菩萨除外),刘家巷没有庙,就借用梅录头祖庙三帝也设一个厂。各厂从各庙抬一尊菩萨放在厂里,早晚只烧香不供三牲祭品,实在就是请神们坐冷板凳。因为登高宗旨不是敬神,而是文人来一次吟诗作对的雅事。从街坊汇集的古玩、字画、盆景、花卉都陈设各厂厅内,供游人观赏,还有专人管茶水待客。邀亲朋来的,还可以在厂内设酒席。人数不限,凭票入席,主人结帐。全市30多个厂,对称分列为两排,中间为一条大街,一头为正厂,摆祖庙神像,另一头为两个大戏台,戏台前空地一方,让行人驻足看戏。戏台前左边搭梓楼,有钱人头眷属坐楼上观看。右边为诗社层楼式的厂,80平方米一层。一切经费由市商会出。
诗社楼是重阳活动的中心。两个月前推出市内最有才学的人为诗伯,或叫坛主。由诗伯拟出诗题,即散发粤西各地和广西白枚地区。限期从各地投来诗稿,即由诗伯评定一百首张贴,落选的也出另榜,让人观看议论。评上第一名的奖大洋二百,百名内的都有不同奖金。发给诗题地区都有稿来,大约每届总有诗稿过万首,每一首要附交评费二毫白银。初九日中午,各地骚人墨客到齐了,诗伯到来时即席在诗社厂"登高作赋"额下,挥毫写一对联配上,一届一副新的对联。
近年,每逢重阳佳节,吴川诗社也雅集歌吟,虽规模相去甚至远,但新意和影响甚好。
梅菉姑姐
梅录镇的姑娘俗称"梅录姑姐"。过去梅录居民请客食饭,"姑姐"不来是不开台的。有句惯用的梅录俗话"姑姐来罗,开台!"不仅长期在梅录镇流传,而且传到外地去了。外地有些人见到梅录姑娘,也会说:"梅录姑姐来罗,开台!"
"梅录姑姐"究竟是褒还是贬的称谓?乍一听来,仿佛是指老女人,其实不然,这是对梅录姑娘的赞美和敬称。现在也人把"梅录姑姐"改叫"梅花女"是梅录靓女的代表,是极高尚的称号。
关于"梅花女"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梅岭管区内曾经有一口清泉,叫做"梅花井"(又名"观音井"),泉水晶莹清沏隐约可见梅花朵朵,入口甘甜,芳香四溢,内饮可以清肝明目延年益寿,外洗可以消炎止痛,去瘀生新,更是泡茶研墨的上液。井深虽不及三尺,但万人汲而竭。然而,这"梅花井"是怎样来的呢?传说有一年天大旱,梅岭各村的水塘、水井都枯干了,浩浩鉴江也变成了涓涓细流。人们要水饮用,作物要水灌溉,怎么办呢?人们的心如火烧火燎般。有个叫"梅花女"的姑娘,眼见田里的禾苗渐渐枯焦,乡亲们排队到鉴江里挑水,一天挑不回一担水,有的人因为又饥又渴,经不起烈日的蒸烤,在挑水的路上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了,她心焦地想,难道村中就找不到一点水源?于是连夜带了一把锄头到村中荒坡上这里掘掘,那里挖挖,一连挖了三天三夜,她正在挖井,忽然一阵香风飘来,从天上飘下了一位仙姑,有人说是观音,她身披雪衣,手里拿着一枝香喷喷的梅花和一个瓶子,笑盈盈地对她说:"阿女,别挖了,这里是挖不出水来的。"梅花女抬头一看,怔住了,眼前这位美女很面熟,一时忘记在哪里见过了,仿佛在梦中,朦朦胧胧的,她静了静神忙问道:"阒�滥睦镉兴�绰穑壳氚锬忝钦艺遥�染任颐谴宓陌傩瞻桑?quot;仙姑终于为她的诚心所感动,把她带到另一个荒坡上,在一石头上画了一朵梅花,并且瓶子洒上几滴水,然后对梅花女说:"你就这里挖吧,皇天是不负会有心人的。"说完飘起一阵香风,仙姑不见了,梅花女便按她的指点,在石头上挖,一直挖到天亮,当她挖到将近三尺时,一股清泉便从井底涌出,霎时,就涨满了井口。水口隐约可见梅花朵朵,并透出阵阵的芳香来。她高兴极了,立即去知村中百姓,大家都喜出望外,纷给到来观看,起初人们以为水少不解渴,谁知任打任挑,仍然满满的。不仅可以饮用,而且可以当药使,医治内病外伤,特别是姑娘们饮了,肌肤变得又白又敕,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像梅花女一样靓。可不料,没多久,县官知道了,立即派兵来守井,并出告示规定,平民挑水一担要交银一两。老百姓哪有这么多的钱呢?梅花井的水就只有官府和财主才能享用了。这样不到一个月水就干枯了。县官见无利可图,便下令把井填了。不久,人们发现,鉴江里的水不时也有梅花的形迹,而且梅录的姑娘吃了鉴江的水,都变成了像"梅花女"一样如花似玉的靓女,因此梅录的靓女越来越多了,于是便有"梅录花靓女甲天下"之说。
解放后,虽然梅录都安装了自来水,但不少居民还是坚持到鉴江里挑水饮用,直到后来,因为上游城市工业废水污染了鉴江,才不再到鉴江里挑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