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避雷针的避雷原理说起,当云层带有电荷(比如+电荷)时,避雷针的尖端就集中了相反的电荷(-电荷),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它们之间发生电荷交换,逐渐使它们之间的电压消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电荷交换是逐渐进行的,并没有雷击现象,不会产生热量,所以避雷针不会被融化.
要是云层的电量太大,短时间放电不能完成,有可能发生雷击,这时避雷针就会被击中或者被融化.
雷电本身无所谓温度,要看通过什么样的物体才谈得上能量的释放
而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很小,虽然电压高,电流大,但是功率不高.也就是说大量的电能被导入到大地中去了.
而且由于尖端放电的效应,放电的过程被拉长了,不会因为瞬间释放而导致能量的突然集聚.
当然,如果情况极端的话(雷电能量大,接地电阻不够),避雷针也是会被融化的
1.避雷针在制造时,选用了熔点高的金属。
2.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等于通过它的电流的二次方和其自身电阻和时间的乘积。虽然电流较大,但是因为电阻小、时间短,不会产生太大的热量。
3.金属在没有达到熔点前,一般不会融化。
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避雷装置。通常所见的避雷针由三部分组成:一根上端比较尖的金属棒,金属棒下端连接着导线,导线连在一起埋在地下的金属板上。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当导体带电时,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烈,使附近的气体电离,导致放电。避雷针有两个作用:一是当云块接近避雷针时,避雷针可以把因静电感应带的电随时放入空中与云中的电中和,从而化剧烈的放电为缓和的多次放电,减少雷击的可能性;二是作为放电的通路,使电从避雷针的导线中流过,而不至于破坏建筑物。
雷击的秘密
·雷电击中部位的直径大约只有一枚25美分硬币那么大
·持续时间只有1/4秒
·地球永远处在每秒被雷电击中50至100次的状态中
·闪电的电压经常会达到1亿伏
·雷电电流从地面到末端的长度可以达到5英里长
·雷电的温度(华氏5万度)通常比太阳表现的温度(华氏1万度)还高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4人遭电击身亡
你可以看到雷电的温度是比较高,但是持续的时间是在很段,只有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