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2025-02-06 01:52: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所选名著:《水浒传》
人物:武松
故事:打虎英雄武松对性是渴望的,武松表面上拒绝性,可是内心深处对性想入非非,被他有意识地压抑的性要求多次无意中表露出来。

武松是个懂得女人心思的男人。当嫂子潘金莲乘着武大不在家,款待武松吃酒,企图成就一次婚外恋情,席间“那妇人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着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过,只低了头,不怎么理会。”毛宗岗父子评《水浒》,说这“不怎么理会”传出武松圣贤心性,其实这“只低了头,不怎么理会”还传出武松是个懂得性、懂得女人的眼光、懂得男女之情的男人。

金莲故意说“我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么?”武松道:“嫂嫂休听外人胡说,武松从来不是这等人!”这“从来不是这等人”,说出了武松视性为恶,压抑性、拒绝性的心理。

潘金莲暗杀了武大,武松出差回来,私设公堂审讯金莲,搞清楚事情真相以后,就把武大的灵台当成杀人的刑场。但见武松“两只脚踏住她(指潘金莲)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先扯开金莲的胸脯衣裳,然后再杀,这动作淫亵,是武松淫心的流露,说明武松对潘金莲的美色与秋波并不是视而不见的,想武松那次雪天与嫂嫂吃酒,看金莲酥胸半露,也许独眠的夜里多少次梦见,可惜这个妖冶的女人是自己的嫂嫂,既然现在她已经是杀兄的仇人,算不得是自己的嫂嫂,在死之前,就把那个雪天没有完全看见,梦里看得又不清楚的金莲酥胸当着大伙面看一次吧,再不看,这辈子就真的看不到了。

武松杀了人,被判了刑,发配孟州,押解到十字坡遇见了母夜叉孙二娘,武松一进店就大呼小叫,表现出很久才看见女人的兴奋。馒头上来,武松就开始用言语调戏孙二娘:“我见这馒头馅肉,有几根毛,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这话说得邪。武松又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这该是风语。

前面是言语,后面就来动作了。“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脚,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夹,压在妇人身上。”这动作太火了,要是一个从来没有碰过女人的男人是想不出来也做不出来这样孟浪动作的,武松暗地里也许是个搞女人的高手,书里没写,大概是为英雄讳。

施恩的对头蒋门神买通张都监报复施恩和武松,张都监知道武松难以力敌,便设美人计陷害,把养娘玉兰许配给武松为妻室,武松拜谢了张都监。《水浒》中这一节写得含糊隐晦。张都监设计为什么别的计谋不用,而选择用美人计?那当然是看出武松对女人是喜欢的,要是用在鲁达身上就可能不会奏效了。果然张都监的美人计一用就奏效,武松默认娶玉兰为妻,《水浒》写到这里就停下了,直接写武松被陷害的经过。事实上,合情合理的情节应该是:武松拜谢了张都监,酒酣耳热,玉兰扶他回房休息,武松趁着酒性将玉兰按在床上,极尽鱼水之欢,然后仰面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玉兰知道这厮已经睡熟,于是悄悄打开房门,对藏在外面花园已经很久的男仆招手示意,男仆和玉兰一起将张都监用来栽赃的银子放进了武松的衣箱,然后就出现了都监府喊捉贼那一幕。《水浒》作者安排玉兰出场就是为了塞这银子,只不过不想写武松喜欢女色,就含糊其辞了。

武松畏罪潜逃,遇到干姐姐孙二娘,孙二娘想出为武松整容的办法,于是武松剪了头发,经过整容,变成了一个行者,当夜离开十字坡,继续潜逃。行到蜈蚣岭,听见有人笑声,原来是一个道人搂着一个妇人在窗前看月调笑,“武行者看了,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这件事情值得发这么大火气吗?是武松性心理作怪,他自己落魄如丧家之犬,这个道士却正在看月调情,他怎么能不心生嫉妒之恨?何况这荒山野岭,杀个人也没什么危险,于是武行者睁圆怪眼,手起处,先把道士的小道童头劈下了,然后把道士也杀了。按武行者的性格,那个刚才和男人调笑的妇人应该是问也不问,一刀结束,然后继续赶路才是,但是这是武行者给粗心读者的印象,其实武行者内心深处对女人是爱怜的,你看武行者耐心听起妇人辩解,与那妇人入到庵里,吃了那妇人摆下的酒肉,把道士留下的一二百两的金银,悉数给了这个妇人,让她下岭去了,自己将犯罪现场打扫干净,然后连夜翻过山岭,继续潜逃。

这是《水浒》最后一次写武松与女人亲密接触,以后就再也没写武松与女人的故事了,估计武松整容成行者以后,彻底泯灭了淫心。
对人物的点评:在后代传说中,武松一直被认为体现了中国人心目中英雄“快意恩仇”的形象。但是,近代也有人,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认为,武松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行为,以及其对妇女生命的藐视,并不值得提倡。

回答2:

西游记
唐僧(面对强盗心慈手软)
过于善良

回答3:

所选名著:《西游记》

孙悟空:聪明,机智,嫉恶如仇,但无奈当时社会的现实. 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怪,积德行善,为民除害。可总是被唐僧冤枉,可是每次冤枉之后,他不但不报复还主动认错。孙悟空是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的英雄豪杰。他以叱吒风云的战斗姿态,救民於水火,除霸於当道,表现了极大的救世热忱。套用神灵启示乌鸡国众僧的话语,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因此,孙悟空成为多灾多难的民众所企盼的真正救星。具有顽强执著、不屈不挠的英雄品质。在打白骨精、降平顶山和狮驼岭妖魔、借芭蕉扇等过程中,他都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战斗。实际上,挫折、失败对孙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缴去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往往吸取教训,计上心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终於绝处逢生,赢得胜利。用孙悟空自己的话说:「老孙的买卖,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这生动地体现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顽强精神。

有关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空

希望能帮你解决问题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