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弊大于利
观世界历史,王朝更替,英雄迭起,都如昙花一现,消失隐没在茫茫的历史红尘之中,印度、埃及、巴比伦尚还有古代残存的遗迹,更多的甚至连语言和文字都荡然无存。而华夏民族,在古圣先贤的呵护下,经过几千年的无数次动荡,千百种洗礼,而今依然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留下灿烂的文化,然自推广实行白话文后,便把这些宝贵的财富高置在书架上,看懂的人不多,在加上受现代西方实验主义影响,把这些财富当做学术研究,冷冰冰的手术台,冷冰冰的手术刀,冷冰冰的摆在人们面前,不把他的全方位优点缺点摆出来,就觉得没学问,致使影响到人们不再用自己的身心去实验,让我们倍感陌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丧失了去到达真理之路的方向。
“案上一滴墨,人间千滴血。”
面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任何不负责任的论断,行为,带给人们的是曲折痛苦的人生道路。
今天,由著名央视主持人陈大惠老师组织,三十几位传统文化老师现身说法,在全国举办了几十场盛况空前,反响热烈的传统文化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必然的,他深深证明了:真理永远存在。
“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窑尘,唯有邴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治生民。”
这首几百年前宋代谢涛的诗,穿越了时空,震荡在今天我们的心田里,此时此刻,先人的心同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圣人说:心随物转。
法国罗伯特·欧文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慢慢成长时,他周围的生存环境便深深的影响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便牢牢赋予他与之环境相符的坚固的认知思想,他的心理,意识,语言,行为便成为了这个环境的产物。
很不幸,我们现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深深受到现代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成为了现代西方价值观的产物。那么现代西方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着这诸多的疑问,我们翻开历史,三字经上讲: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那么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看看能否给我们一点启示。
现代西方价值观,崇尚更高。更快,更强。带着这个观点,我们找到和其发展过程大致相仿的大秦帝国,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个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历史学家在里面,揭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是怎样做到更高,更快,更强的。
经历史学家们从诸多的青铜兵器中考证发现,同种兵器的制作误差控制在零点几毫米,而每件武器都严格的标有制作时间,地点,工人名字,监工者名字,以及总管名字,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工艺及原材料原始落后的条件下,秦朝为其军队提供的武器,质量上能和现代企业流水线上下来的相媲美,误差极小,因此可以判定当时的军工生产,从生产加工,后勤保障,质量监督,奖惩等方面有着和现代企业相当的严密的管理制度,我们现代企业推崇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理论,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做到了。
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军队人数控制在二十万,因为国家供养不起,而秦国的军队数量达到了一百万,在后勤供给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历史学家在出土的文献中告诉我们,秦国在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上以畜牧业为例,农户所饲养的牛,如果在一年中死亡超过三头,就要受到惩罚,十头牛中如果有六头不能生育,就要受到惩罚,使用牛耕地的农民,如果让牛瘦了,也要受到惩罚,如此严密的监控制度,从现代企业中也能看到影子。
这些信息,只是透露了冰山一角,真正能给秦国带来强大的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如此,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秦朝在军中设立层层奖励制度,一个对手的人头,可以加官一爵。赏田一亩,奴仆数人,两个敌人人头,可以将在狱中的亲人释放,依次递增到十几个等级。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现代企业流行的奖励机制。由此,文献中记载着的秦兵,一听说有仗打,都跃跃欲试,兴奋异常,在战场上,凶猛无比,有的腰里挂一个人头,有的挂两个人头,即便如此,仍然拼命的疯狂地追赶着对手。而为了争抢人头而自相残杀的事情屡屡发生。秦王朝公然让百姓追逐功利,在当时只有秦国做的出来。
史记记载,有的秦兵在战场上,居然扔掉笨重的铠甲,赤膊上阵,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对手的头颅在他们眼中,是未来的财富和自由。因此给秦帝国在后来的吞并战争中,带来的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现代西方价值观,深深受到凯恩斯的消费拉动生产的理论影响,而消费的最高形式是战争,商鞅变法后秦国最根本的国策就是:耕-战。他们两者在这个地方,相似度99%.达到了高度的一致:鼓动所有人的欲望。
秦国确实做到了更快,更高,更强。而其对人残酷的机器式的统治,管理,鼓励所有人贪婪的功利思想,也随之带给秦国的是更快的覆灭,在这场功利角逐中,没有胜利者,带给大多数人的是悲惨的命运,和无尽的痛苦。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
现代西方社会分配的引导方式及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虽然没有了秦朝的血腥味,而其核心,依靠法律手段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和崇尚竞争,推崇功利的思想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古人读书只为明理,今人读书只为名利.”
在当今人类这个庞大的军团里,每个人的眼中,通向财富和自由的不是血淋淋的人头,但比人头来的更可怕,是整个我们人类自己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后人还加了“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兵”。
我们的现代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已经显露出来,而极力的依靠法律法规为依靠解决办法也一步步成为现实。但是人们依然向往法治社会,向往着平等,向往着自由。但历史和现实一次次的告诉我们,在个人中心下,自由是其他生命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平等是少数强势人的特权,而人们那份对事物美好的向往,实际上却是以满足个人私欲为中心。
圣贤讲: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那么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有一个著名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感情上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也就是说,在满足生理需要后,人类就要考虑安全的需要,在安全需要得到保证后,人类就需要得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情感需要,在三者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便有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在获得他人尊重后,人的最后一个目标,就有充分的实现自我需要。
这个学说,使我们不禁想起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平安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故事描写这个小女孩划火柴的情景,第一根她憧憬有一只取暖的炉子,第二根她憧憬了一盘香喷喷的烤鹅,第三根火柴她憧憬见到了她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在凄凉故事的后面,我们看到这个小女孩三个美好的憧憬,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前三个层次吻合了。
前三种需求,在当今社会的人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到这个理论观点的普遍性,规律性.我们再往高一层去看:尊重的需要,能够做到时常获得他人尊敬的人是哪种人?其中一个答案是:皇帝。
我们依然翻看历史,看看能够在生理,生存,感情,尊重都得到需要的最高领袖们,他们在前四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下一个需要是什么?
历史告诉我们,除了少数几个圣明君主外,大多数皇帝在获得充分尊重后:
商贾皇帝:汉灵帝刘宏与南朝宋少帝刘义府,均在皇宫中设“列肆”――模仿街市商店,两位皇帝均穿上商贾衣服,亲自沽卖。南朝齐废帝萧宝卷,更是此中能手,他不仅在皇宫后苑设立交易市场,自己与妃嫔宫女共同仿中市场商店做生意作乐,还特地设立一套“市场管理机构”,以宠妃潘氏任总管,皇帝自己充任潘氏属下的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纪律”的,包括皇帝在内,均加以鞭挞.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有名的昏君,他的癖好是做木匠,盖房子,亲自操作斧头凿锯,一点不含糊。他的寝宫里常常堆满了各种木料。他打造家具时往往日以继夜。当他干得起劲时,根本不愿花时间去会见百官臣僚,更不愿处理军政大事.
乞丐皇帝: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有个更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衬当乞丐,沿街乞讨,这倒不是他想体验贫苦人民的生活,而是想出新鲜法子来玩,寻求刺激.
戏迷皇帝:第一个戏迷皇帝当推秦二胡亥。他登位后沉湎于歌舞声色。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
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却不学士象,不学卒车,偏偏学马行斜。
球迷皇帝:最典型的要数唐僖宗与宋徽宗了。唐僖宗极爱打马球,球艺也不错。他洋洋得意地自我吹嘘说:“我要是应考球进士,一定能考得头名状元。”
以上这些皇帝只不过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部分而已。但足可以为代表了。
在追求更高需求的同时,我们在来看看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 超过八十岁的皇帝只有七位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中国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达到了前四种需要的皇帝为什么活这么短?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四个方面:
一是不劳而获,又因过食肥甘之物,致使血流不畅,气行受阻,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且难以治愈。
二是忧国忧民。长期奔波,劳心过度,终致积劳成疾,过早地夭折生命,但所占比例不大。
三是多数沉溺于女色。召天下美女册立皇后,选宫妃,纵淫无度,精、气、神消耗过剩,终至元气衰竭而短命早丧。
四是苦心钻营,争权夺利。为了权力,即便是父王、母后、胞兄、胞弟,也是处心积虑,当仁不让,甚至采取暗杀、投毒、夭折于非命,正常状态下,也会导致神志失守,气血凝郁,而遭命殒。
由此看来,马斯洛理论中的,追求实现自我需要的第五个层次上,只不过是将个人欲望爱好发展到极致而已,这种极致又往往建立在其他人们的痛苦之上。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就人类需要问题上,中国古人就有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更为精准清晰的解释,并且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
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古人的这个答案,内容层次更详细,直达核心,而且题目与文辞的精美让人往往忽视了其本身的内涵价值。自秦始皇以来,几乎所有皇帝无不在求长生不老,因此而服所谓长生药中毒死亡者,历历可数。而胡澹庵收录的这首诗,最终是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在追求一己需要的道路上,在自我的欲望上,是永无止境的。
以上历史答案是按照马斯洛理论中依次递增的概念例举的,但确实有些为难他,马斯洛在每个层次都建立了标准,比如安全上的需求要求几个条件: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可以看出,每个层次需要各种条件作支撑,外部条件的成熟是层次递增的必要原因,需要整个群体相配合,也就是说他强调的道德保障,不但是自己,还需要整个群体到达一个道德水平来配合。他的理论中也强调了人的因素,强调先天基因和后天教育的重要,历代皇帝的统计中,也证明了圣明君主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而大多数是将圣贤教育来愚弄百姓,自己却不身体力行,其结果当然是败家早亡。但理论中何时教育,如何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方向是什么?马斯洛并没说明。看来他也是透过事物的表象与现实结合来做研究方向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他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他的理论建立在对外界事物的探索认知,就像西医初期是建立在对动物的解剖,发展过来再运用到人的身上一样,所以,若抛开他设立的几个机械式的条件,将其框架理论运用到动物身上,应该也不会出其左右。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圣人说: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所探索的,孜孜以求的无非是一个共同的真理。所寻找的无非是对我们生命的了解和生存世界的了解,所追求的无非是那幸福的永恒。
那么,就让我们打开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宝库,借助东方圣贤的智慧,重新诠释马斯洛的理论,来达到他所理想的人类“实现自我”的最高需要的理想。
子曰:民衣食富足之后继之以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圣人告诉我们,在达到马斯洛理论的第二个层次后,就需要完善我们的道德培养。因为“苟不教,性乃迁”。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恶尽言功 善满称德”
由此,开始建立伟大的人格,从这一刻起,开始区别于其他动物,走上人的道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继而给与坚毅的品格。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予以伟大志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予以远大的理想。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使其明白正确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继而完成人道。
“尊人即自尊”。
马斯洛理论第四层尊重需要,圣人是这样教导我们,要得到他人尊重,需要首先对其他人无私的关爱和奉献。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达到人类最终目标“实现自我”之前,需要先了解自我,这个看似简单但极为智慧的问题,几乎难倒我们现代所有人.马斯洛好像忽略了这个问题,对自我不了解,谈何实现自我?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离开纷乱的外部世界,离开妄动内心活动,显然对于习惯对外部事物坚固求想,拼命执着的现代人思想相反,圣人教我们所征服的是自己内心对外物的执着,而所解除的是自身贪婪的本源,所认证的是人之初,至善的本来。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些话在清洗自己错误的习惯和个性、思维方面,建立伟大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一路到底,如果不是我的过错,我怎么会有痛苦?如果不是我的过错,我的思想怎么会成为外界的产物?如果不是我的过错,我怎会不知我从哪里来,到那里去?太多太多问题,问题在于我。
“人圆道即成”
彻底了解了自我,其实就已经实现了自我。
《大学》里面的一句话,也给出“实现自我”的另外一条道路,但也殊途同归:
“物格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是起点。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也是终点。
《孝经》里面的这句话是显而易见的教义,但在环境赋予我们有限的思维里,想象不到他的全部,或是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方向障碍了我们的心灵,非要说出这一宝典秘密教义的话,那就是:将孝悌仁爱之心,无私的延伸至其他每一个生命,扩展到大千万物,充满至整个时空,那时,你将“实现自我”。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传统文化下的“实现自我”,是彻底舍弃自我的有限,进入无限,彻底放下自我的有限,从而拥有无限。这是人类最终的需要,是世间最伟大的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彼岸。
记得小时候的一首歌“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装满舱。。。。。。。”传统文化是祖先的叮咛,是遗命,是无私的关爱与呵护,认识唯此,更无他意。后切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成佛法——英国社会学家汤恩比博士
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的联合宣言作为结语:廿一世纪人类要想生存,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总:
在当前阶段,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弊大于利,因为西化得太过了。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术",道术宜平衡,且以道御术方能人类大同,普享福祉。
分:
一、西方文化的正面意义:逻辑性
所谓西方文化就是亚伯拉罕体系,其根基是造物主假设、是超验(即无法体验的)的,始终存在寻找造物主的冲动,这在电影《普罗米修斯》中有精彩的表述。在文艺复兴之前表现为一神式神权,在文艺复兴之后表现为西方式科学。请注意科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假设的,只是当前“最好的假设”。是故,一神式神权与西方式科学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实则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在不同的方向上寻找造物主。当前西方式科学的一些边缘性探索无不是终点回到起点。例如“宇宙奇点”、“基本微粒”,这些只是造物主的代名词罢了。
恰恰是亚伯拉罕体系在根基上“自由心证”特点,使其不得不著重逻辑——因为“真的”事实不需要自我证明,“假的”才需要让自己牢固得“看起来像真的”。所以,无论是一神式神权与西方式科学,逻辑性都较强,这些逻辑无论是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暗黑时代还是在当今都为亚伯拉罕体系根植的社会提供了秩序,虽然在这种秩序对人的心理压迫导致了大量精神异常。
二、西方文化的负面意义:虚假性
必须指出一个长期被殖民主义者掩盖的事情:亚伯拉罕体系是自中东至西方几千年奴隶制文化积累的硕大成果,自由心证的颠峰。根子上就带有欺骗性,是人类暗黑文化集大成者。一个简单例子:大家至今仍以为亚伯拉罕体系是“宗教”,但其实它却是奴隶主意识形态。殖民者为了对中国人嫁接意识形态,把它美化翻译成“宗教”,并把中国的古典大学“儒”、“释”、“道”拉来陪绑。
“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神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中东是奴隶制的老巢,现在本质上也仍是奴隶制——直至1960年地中区周边仍公然存在奴隶市场,直至今天ISIS仍在蓄奴贩奴。千年不变的伊斯兰就是奴隶主意识形态的保险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原始的亚伯拉罕体系样本,在这个样本中,奴隶主的意志假托安拉表达出来。
华夏古典文明的根基是体验+同理心,你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老师教学生时是从家庭关系讲起,再延及社会。
哦,已经选中最佳答案了,看来你需要的答案是社会现象层面的,那我就不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