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盘”或“涅盘”。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梵语Parinirva^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盘。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盘、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盘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盘,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肉身菩萨
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
1、修行的结晶
纵观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
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
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
2、修行者的愿心
在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
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我曾问过一们公认的高僧,问他往坐后是否保留遗体,他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干什么?”这是大多数修行者的观点。
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全文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979821.htm
金色是后人涂上的金粉。平常人没有。
阿弥陀佛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所谓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大宝积经》卷五六:“我求圆寂,而除欲染。”
阿弥陀佛。
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这一生这一世圆满结束了。得到高僧有很多肉身百年不腐,甚至千年不腐(如六祖肉身现存广东韶关南华寺),那都是表法的,说明佛教所说真实不虚!也称全身舍利。金色是弟子们后来刷上的金粉,也是表法的。
真正修行有功夫的也能得肉身舍利。平常人可就做不到了。
多上网搜寻相关的资料或亲自去寺院(如南华寺、九华山)顶礼大德菩萨,上香礼敬佛菩萨,才能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十方世界诸佛菩萨摩诃萨!
1、圆寂是佛教用语,具体意思看二楼。通俗的说法就是功德圆满的挂掉。但是否功德圆满,这个不是说了算,这就要看是否肉身不腐。但后来僧人嗝屁都叫圆寂了,这一标准不再硬性。
2、这肉身不腐现在可以保证不是道德高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说法,但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吃秘药,二是吃毒药。但其实基本只有后一种,后一种分两种情况,在死之前一定周期吃慢性毒药,二是死前吃剧毒。毒药可以固化蛋白质,基本就和木头差不多了。至于说人瘦,身体含盐多是靠不住的。四川自贡等产盐地食用盐份的分量比全国其他区域高很多,但也没出现大量干尸。而舍利也不是盐结晶,现存舍利考证是体内结石得可能性很大。至于为什么只有佛教徒才有舍利就很好解释了,因为中国古代其他人都是土葬,只有佛教徒等才火葬。
3、事后处理,这就与盐有关系了。死后其他僧人用药物处理尸体让其不腐。用盐做成腌腊制品是最简单和便宜的一种。
4、金色是涂的金粉,平时说的塑金身也就指这个东西。只不过不是涂泥巴佛像上而是涂人身上。
5、平常人不可以,因为国家现在规定必须火葬。且一般人盐制或硝制成干尸也太。。。。。。。当然,有些欠发达地区还有其他习俗。
(术语)涅盘旧译灭度。新译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也。即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极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之,贤圣命终,为圆寂,即入于涅盘。宝积经五十六曰:‘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宗轮论述记曰:‘无上法王,久入圆寂。’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波利者,圆也。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盘,音讹略也。’贤首心经略疏曰:‘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