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万园之园”

2024-12-24 19:22: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后经几代皇帝精心营造,使它成为我国园林史上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座丰碑。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占地约5200亩。它不仅荟萃了许多江南名园的胜景,还集纳了许多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园中有景点100 处,数以千计的宫殿、楼阁、亭台、馆榭由长廊、墙垣、桥梁、湖沼、河泉,以及千姿百态的石山岗阜、仪态万方的奇花异木相勾接,金碧辉煌,宏伟瑰丽。它的盛名传到西方,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博物馆”。
19世纪中叶,清王朝日趋腐败,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一连三天的洗劫使园内大量珍宝、文物荡然无存。为了销赃灭迹,侵略者兽性大发,悍然下令焚烧了圆明园,留下了一片荒凉的废墟。
1980年,以宋庆龄为首的各界人士1583人联名发出重整圆明园的倡议,得到政府及各界爱国人士的响应。如今,园内最大的水面——“社海”按原貌重整一新,于1985年6月30日正式向游人开放。1987年,圆明园被辟为“遗址公园”。

回答2: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1]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火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夺,另一个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后经几代皇帝精心营造,使它成为我国园林史上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座丰碑.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占地约5200亩.它不仅荟萃了许多江南名园的胜景,还集纳了许多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园中有景点100 处,数以千计的宫殿、楼阁、亭台、馆榭由长廊、墙垣、桥梁、湖沼、河泉,以及千姿百态的石山岗阜、仪态万方的奇花异木相勾接,金碧辉煌,宏伟瑰丽.它的盛名传到西方,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博物馆”.
19世纪中叶,清王朝日趋腐败,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一连三天的洗劫使园内大量珍宝、文物荡然无存.为了销赃灭迹,侵略者兽性大发,悍然下令焚烧了圆明园,留下了一片荒凉的废墟.
1980年,以宋庆龄为首的各界人士1583人联名发出重整圆明园的倡议,得到政府及各界爱国人士的响应.如今,园内最大的水面——“社海”按原貌重整一新,于1985年6月30日正式向游人开放.1987年,圆明园被辟为“遗址公园”.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L7j9Ywd0dwCSjOCC_177mNkbWb6crzQwMFJkiBryaXlD_tZRqp_ZlOvAm5O5UmQOJOQfFaQPa7bhBK7W_tksX9UIsl8fF2WV-GQ3NHK4uW

回答3: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后经几代皇帝精心营造,使它成为我国园林史上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座丰碑。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占地约5200亩。它不仅荟萃了许多江南名园的胜景,还集纳了许多欧洲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园中有景点100 处,数以千计的宫殿、楼阁、亭台、馆榭由长廊、墙垣、桥梁、湖沼、河泉,以及千姿百态的石山岗阜、仪态万方的奇花异木相勾接,金碧辉煌,宏伟瑰丽。它的盛名传到西方,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博物馆”。

19世纪中叶,清王朝日趋腐败,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圆明园,一连三天的洗劫使园内大量珍宝、文物荡然无存。为了销赃灭迹,侵略者兽性大发,悍然下令焚烧了圆明园,留下了一片荒凉的废墟。
1980年,以宋庆龄为首的各界人士1583人联名发出重整圆明园的倡议,得到政府及各界爱国人士的响应。如今,园内最大的水面——“社海”按原貌重整一新,于1985年6月30日正式向游人开放。1987年,圆明园被辟为“遗址公园”。

回答4: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 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回答5: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座落在海淀挂甲屯以北,南距畅春园里许。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统称圆明园。共占地350公顷,即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全部陆地和水面面积还要大近千亩。它是清代康熙末叶起历经150余年,所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实际上是当时除故宫之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被皇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之初,来自关外的满足统治者很不习惯于北京的炎夏气候,曾有择地另建避暑宫城的拟议。但开国之际,百废待兴,这种愿望一时难以实现。康熙初年,北京大内遭火灾后重修,为了防火、也可能为了防范宫廷暴乱而将各宫院之间以高墙隔绝开,形成许多封闭的院落,很不适合于居住。康熙帝玄烨早就打算选择一处清静空旷的环境另建“避喧听政”长期居住的地方。只是当时南方尚在用兵,政府财力不足。待到康熙中叶三藩叛乱平定、全国统一。明末以来大动乱之后出现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有所发展,政府财力也比较充裕,于是玄烨立即着手在北京的西北郊修建清代的第一座离宫型皇家园林——畅春园。
北京西北郊泉水充沛,有西湖、玉泉山、西山诸名胜,优美的风景很富于江南情调。在明代已经就是私家园林荟萃之区,海淀以北的丹棱便一带尤为集中,著名的勺园和清华园就在这里。清华园是明代皇亲李伟的私园,,面积约一千一二百亩-,位于今北京大学的西南、京颐公路西侧。畅春园即利用清华园旧址的十分之七,大约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成。玄烨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从此以后,清代帝王园居遂成惯例。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46年,即公元1707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范围略小于后来的圆明园。雍正即位后,在园的南部增建正大光明、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其紧东临新建了长春园,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原为王公私园)。至乾隆35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时,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至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他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饰。
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建的一处规模极为宏伟、景色无比秀丽的大型园林。它盛时有知名景群一百几十处,集殿堂、楼阁、馆斋、轩榭、亭台、廊庑等,总建筑面积二十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五万平方米。其中不仅移植江南和北方的众多名园胜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优秀造园艺术,并且还成功地引进了一区殴式建筑,即“西洋楼”,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一座皇家园林。乾隆说它是“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与逾此”。而且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凡尔赛宫”。法国大文豪雨果于一八六一年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他说“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想神往的、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即圆明园)。
圆明园的盛时情况和造园艺术介绍
(一)清帝御园:
(1)宫庭区:圆明园盛时,皇帝每年自正月初十前后,就从故宫移到圆明园,除了外出巡游,坛庙祭祀,回宫庆典、经筵、斋居之外,常年在园内居住、理政,直到冬至节前数日才迁回紫禁城去过冬、过年。正因为圆明园的这种宫苑结合、以苑代宫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的基本格局:前宫后苑,以苑为主。
圆明园的宫廷区,取中轴对称、比较规整的布局,主要由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即二宫门、东西朝房、正大光明殿、勤政殿等,构成宫廷区的“前朝”。而前湖北岸的九州清晏一组大建筑群,则是帝后妃嫔居住的地方,相当于宫廷区的“内寝”。
正大光明殿,七间,卷棚歇山,为御园正衙,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五,清帝在此赐宴外藩和各国陪臣。皇帝生日、赐宴凯旋将士等也在此殿。乾隆58年,英国来华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帝赐奉的天文仪器、座钟等八件贡品,就安设在正大光明殿里。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时,他们的临时指挥部也曾两度设在正大光明殿。当时,据目击者英国随军牧师麦卡吉说,正大光明殿和周围建筑,当时因有军队驻扎,所以到第二天下午仍屹然存在。下午三时,当侵略军整队开回北京时,乃发布命令,把正大光明殿点起熊熊烈火,“园门和那些小屋,一个不留,一间不留,”统统被付之一炬)。正大明殿,真乃是圆明园兴衰荣辱的历史见证者!
勤政亲贤一景。仅邻正大光明之东。主殿叫勤政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臣工,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性质与故宫“养心殿”相似。每当仲夏季节,皇帝就移到这里阅卷批章,传膳办事。当然,不论正衙提名“正大光明”,还是主殿匾额“勤政亲贤”,其用意无非是在标榜皇帝自己如何光明正大,勤于理政,如何亲近贤良,察纳雅言而已。
(2)后湖景区:宫廷区的后面便是著名的后湖景区,现在习惯上也叫九州景区,它是由环绕后湖九个小岛上的园林风景组合而成的,具有“内寝”和“御花园”的双重功能,是圆明园的中心景区。造园艺本也比较高。
九州是全国疆土“禹贡九州”的象征。据说大禹治水时,曾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疆域,因此,我国至今仍有九州之称。后湖周围建为九岛,大概是要体现“一统九州,天下升平”的政治愿望。
当年在这九个小岛上,分别建有一组情趣各不相同的精美建筑,互相之间又彼此成景。这九景的四字题名是: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