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场地图是什么样的?场地尺寸和运动员站位是怎样?

2024-12-21 09:32: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排球场地图如上图所示。系一个长18米,宽9米的两边对称的矩形。

1. 排球场地说明:

    场中间的线叫做中线,距离中线3米的线叫做进攻线或进攻限制线,俗称三米线。亦或者称作10英尺线。两端的线叫做端线。上下两边的线叫做边线。三米线有延长线。用虚线表示。虚线的线型为长15公分的5个线段,线段间隔约15公分。距离短线20公分有相距9米的两根长15公分的短线,称为发球区短线。

    中线将场地分隔为2个9米*9米的场区,每个场区为一方的运动场区。每方的场区又被3米线分隔为前场区和后场区,其中靠近球网的一侧为前场区。

    场地内所有的线的宽度都为5公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3米线的延长线和发球区短线以外。所有的线都属于场地以内。球落在这些线上,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是判为界内。3米线全部位于前场区。

    中线的正上方架设球网,成年男子网高2米43,女子网高2米24。青年男女网高度另有规定,不赘述。球网两端,在边线正上方设有标志杆。在球网上方,标志杆及其延长线以内为有效通过击球区。  


2. 关于运动员的站位和轮转    

    排球,即为站成一排一排地打球。因而有前后排之分。正式的国际比赛每方可以上场的球员有6人,其中3人为前排队员,位于前场区。另外3人为后排队员,位于后场区。

    排球运动规定,所有的队员在场地上要进行轮转。轮转的时机为交换发球权的时候。为了方便队员的轮转记录,场地被分为6个位置,以数字1-6编号。

    如上图,左下角的位置是1号位,然后按照逆时针顺序编号。1号位的前方为2号位,2号位的左侧为3号位,以此类推。队员的轮转则是反方向,即逆时针轮转。

    规则规定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如果本队得分,则继续由该队员发球。如果本队失分,则全队不轮转,直到本队得分或比赛结束。本队得分以后,原先1号位的队员轮转到6号位,6号位的队员轮转到5号位,以此类推。而原来位于2号位的队员轮转到1号位,成为新的发球队员。

    比赛未死球的任何时刻,不得触及对方场区。否则视为违例。如果四肢末端触及中线,只有在末端整体越过中线完整进入对方场区才算犯规。从网下穿过,且不踩到对方场区进入到对方场区界外区的击球为有效击球。但球必须从标志杆外回到本方场区才算好球。

    

3.其他说明:

    球员司职和其所处的位置无关。比如,二传手可以站在任何位置,不是说只能是位于3号位的队员打二传。

    位于后场区的球员不得在前场区将整体高于球网的球击入对方场区。也不允许拦网或者参与完成集体拦网。但允许后场区球员从进攻限制线以后起跳将整体高于球网的球击入对方场区。此即为后排进攻。后排进攻的球员只要在起跳瞬间,双脚末端全部位于后场区即可。

    发球队员必须在端线以后,发球区短线之间发球。在完成击球之前,四肢末端不得触及本方场区,但允许进入本方场区上空。

    球员间的位置关系,只在发球队员(无论本方或者对方)击球那一瞬间合法即可。发球队员击球以后,只存在前后排队员之间的差别,而不再有左右位置的差别。

    球场上,没有规定轮转到某号位置的球员必须站在某号位。而只有前后位置关系,和左右位置关系。通俗地说“某个队员只和他正前方(或正后方)位置的球员有前后位置关系,只和他同一场区(指前场区和后场区)的队员存在左右位置关系”。这一点较难理解,现举例说明:

    位于6号位的球员,第一,他只和他正前方3号位的球员有前后站位的限制。也就是他必须站在3号位球员身后。如果站到3号位球员前,则属于犯规。至于这个球员此时是站在前场区还是后场区,则不予关注。

    第二,他只和同一场区(后场区)的球员也即5号位和1号位的球员有左右位置关系。他必须站在5号位球员的右侧,并且站在1号位球员的左侧。

    第三,他可以站在前排2号位球员的右侧,只要他在1号位球员的左侧即可。同理,也可以站到4号位球员的左侧,只要他站在5号位球员的右侧即可。

    第四,类似第三点,他可以比4号位或者2号位的球员更接近球网,只需要3号位的球员比他更接近球网即可。

    上图是另一个例子。此图的站位对吗?

    首先看左右位置关系,4-3-2,没错。5-6-1,也没有错。

    再看前后位置关系,4在5之前,没错,3在6之前,也没有错,2在1之前还是没有错。

    因此,这是一个合法的站位。

    理解轮转的规则并善加利用,可以让球赛变得更精彩,球员更能发挥特长。

回答2:

  排球场地为长方形,地面水平,长18米,宽9米。两边线外无障碍区至少5米宽,两端线外至少8米,上空无障碍区至少12.5米。地面为木制或合成物,浅色,场地内外颜色有区别。球场中间挂网,网下面划有中线,把球场划为两个区。中线两侧3米处画有两条平行线,称为进攻线。进攻线把每个场区分为前、后场区。发球区在端线后,与场地同宽。场上各线宽为5厘米。边、端线的宽度包括在球场面积内。
  至于排球网:长9. 50米,宽1米,网孔10厘米见方,黑色。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球网挂在两侧的球网柱上,与中线垂直。 男子网高为2.43米,女子为2.24米。球网两侧与场地边线相垂直处挂有一条宽5厘米的白色标志带。在标志带外侧各树一根长1.80米、红白相间的标志杆。杆的顶端高出球网上沿80厘米。
  排球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两排站立,从后排右开始逆时针顺序分为1-6号位,即后排右为1号位,前排右为2号位,前排中为3号位,前排左为4号位,后排左为5号位,后排中为6号位。

  根据不同的人员配备和战术安排,运动员站位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一、阵容配备
  根据临场战术需要和本队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组合队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场上每个队员的技战术特长和作用。比赛中常用的阵容配备有“四二”配备,“五一”配备和“三三”配备三种组织形式。
  (一)“四二”配备:两个传球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其它位置安排扣球手,这样前后排都能保持一个传球手和两个扣球手,便于组织多种进攻技术,这种配备使用率很高。
  (二)“五一”配备:如全队队员的扣、传球和防守技术都较全面,为加强进攻力量,可采用“五一”配备。传球手在前排中时,打“中、边一二”,或“两次球”战术,传球手轮至后排时,则采用“插上”战术。
  (三)“三三”配备:一个扣球手间隔一个传球手,这样在任何轮次上前后排都保持一至二个传手和扣手,便于组织“插上”和“两次球”战术,也便于转为“中、边一二”的进攻战术。
  三、一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也称第一次进攻,简称“一攻”,就是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并力争垫、传到预定位置组织进攻战术。接发球进攻战术有“中一二 ”、“边一二”、“插上”三种战术阵形。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这是进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由3号位作二传手,把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优点是战术容易组成,但变化少并只有两个进攻点,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其突然性和攻击性较小。“中一二”进攻战术一般有两种变化。
  1、集中与拉开。二传手根据扣球手特点和临场情况向2号位或4号位队员忽而集中,忽而拉开的传球以迷惑对方队员的拦网。
  2、跑动掩护进攻。为了增强战术变化的突然性,可通过
  主副攻手的跑动和相互掩护,变定点进攻为活点进攻,设法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造成一对一的有利局面。
  (二)“边一二”进攻战术:接发球时将球垫给前排2号位队员,由他传球给3、4号队员扣球。其战术特点是便于两个进攻队员相互掩护,互相配合,构成较多的战术变化。其攻击性比“中一二”战术高,但对一传要求较高。“边一二”进攻战术变化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1、“快球掩护”战术。
  2、“前交叉”战术。
  3、“围绕”战术。
  (三)“插上”进攻战术:二传手轮到后排1、6、5号位时,从后排插上到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2、3、4号位任一队员扣球的组织式。这种战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保持前排三人进攻,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组成以快攻为核心的跑动配合,打出多种战术变化球。如“前交叉”、“后交叉”、“夹塞”、“梯次”、假交叉等等。这些战术,进攻突然性较大,突破点多,使对方难于有效地组织双人拦网防守。
  四、防守及其反攻战术(防反)
  防反是对方组织进攻后,本方所进行的一系列防守与重新组织进攻的战术行动。其全过程由防守与进攻两部分组成。
  (一)防守
  1、单人拦网防守战术:一般是在对方扣球威力不大,变化不多或本方来不及组成双人拦网等情况下采用。单人拦网的防守方法有两种。
  (1)人盯人拦网。当对方在4号或2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号或4号位队员进行单人拦网,3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以3号位队员为主拦网。当对方进攻时,由3号位队员去拦对方三个位置上的扣球,本方2、4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双人拦网的防守战术:通常所用的双人拦网有“心跟进”和“边跟进”两种防守战术。
  (1)“心跟进”防守战术。又称“中跟进”或“6号位跟进”。当对方扣球威力较大,又善于轻吊球时采用这种防守战术。6号位队员前移至限制线附近,保护前排的拦网并准备接对方吊球。但在1、5号位队员之间和靠近端线处有较大的空隙地区。因此在防守中,首先要求拦网者封住中路,同时要求1、5号位队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防守技术。
  (2)“边跟进”防守战术。在对方扣球威力较大,扣球路线较多,能较多地运用超手扣球时采用。由1号位队员跟进至限制线附近,保护拦网和接吊球。如对方扣直线球就不跟进,“边跟进”的主要缺点是空隙大。
  (二)防反:在防起对方扣球之后,可以组织各种战术配合,向对方“反攻”。但由于在防守时处于被动地位,防反战术的组织较“一攻”更难。因此要求场上队员应十分注意攻防转换、捕捉战机,及时组织各种进攻战术。“防反”的战术组织形式与“一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