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我意识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受生理上的、和认知水平发展的变化所影响,而外部自我意识的影响则来自于家庭、 社会 、学校、同伴等因素。
新生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一般儿童到了9个月大的时候,他有了内部自我意识的知觉,最经典的实验:红点测试。
实验者将婴儿面前放置一面镜子,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个婴儿发现自己动一下,镜子里的那个人也动了一下,实验者趁孩子不注意,在宝宝的鼻子上点了一个红点,再次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这个宝宝用手摸自己鼻子上的红点,那说明他已经有了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直白点说就是“我是谁”,一个对自我有着清晰、中肯评价、贴近于真实自我的孩子,他心理会比较 健康 ,且更容易取得成就。
而没有自我的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丧失自我、人云亦云,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等消极的低自尊行为,极端表现为精神病患者。
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芽,我们将要从至少以下4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自我。
一、告诉孩子,“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身体上
二、告诉孩子家族的故事和他自己的成长故事——归属感
三、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执行过程中调整他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感
四、鼓励孩子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客观评价自我
五、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
总而言之,自我意识中最最重要的两大感受,第一归属感,第二自我控制感。当一个孩子知道无论我做什么背后都有父母强大的家族支撑我,那么他的归属感很强,他不畏惧外部危险,敢于接
受挑战。一个能够独立生活,对自己人生有着明确的目标且一点一点努力实现的,那么这个孩子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就很强,他将来更有可能取得大成就。
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成长过程中自己慢慢构建的,作为父母,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为孩子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识提供催化剂。
事实上,孩子一出生时,是没有自我的,他和外在的世界是浑然一体的, 而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他们才能慢慢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从2岁开始,甚至不到2岁,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是分离的,而自 我意识也就这样开始悄无声息地萌芽 了。
而我们家长要做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给 孩子提供一个没有权威的环境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生活和真理,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并把握自由。
孩子有时候也许很霸道,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甚至去抢别人的玩具玩。这个时候父母不必太过烦恼,不要指责孩子,因为这 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开始 。
事实上,孩子是可以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物品来区分自己和他人,一旦他占有了自己的物品, 当这个物品完全属于他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而这也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诞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也不要随意定性孩子的行为,唯一 能做的就是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把握住孩子建构自我的开端,才能做一个好父母
儿童最重要的成长任务之一是个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的、唯一的身份形成。从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气质的一系列特征,已经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几乎是遗传决定的,并将继续对个体的行为起影响作用,因此ï